这部电影无论故事还是电影节奏都有一种沧桑感。最喜欢的还是结尾,两个人拿着酒,坐在早上阳光明媚的窗台上。什么都不用说。因为心里踏实了。多美啊。太美了。帕西诺细枝末节都能感受他的野性和男人,竟然是演闻香识女人的老头子
他一眼就看懂了她,并且一早就知道,如何等待她信任,如何破解她的自我保护。结尾太让人动容了,彻夜未眠之后坐在窗台上刷牙,随着德彪西的月光曲,阳光一点点多起来,城市一点点醒过来。通宵最美的地方,就是可以从容地迎接清晨的开始。
质感挺好,就是有“老”剧本通病,鼓励男的当跟踪狂、死缠烂打,女的要是不愿意,不是欲拒还迎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多少片子可以看到帕西诺跳那么可爱的舞?
菲佛和阿尔的美好化学反应,那时候他们都处在各自个人气质和魅力最浓烈的时节;看过《疤面人》后可以用这个疗伤治愈,就是帕西诺这个发型太显老了。
小餐馆女服务员和刚刑满释放的男人在纽约的旧公寓里听着德彪西的月光曲谈一场很平凡的恋爱。IknowIcantmakethebadgoaway,butwhenthebadcomesagain,Illberightnexttoyou.
现实的都市里,满身伤痕的可怜人永远是大多数,他们如此的渴望温暖却又如此的害怕伤害,正如台词所说“我害怕孤独或不孤独,害怕现状或改变现状......”。看着Frankie和Johnny两个孤独的人最终走到一起,两颗恐惧的心能够相融相守,是多么的令人感到慰籍。德彪西的月光很美,破晓时的阳光很美,米歇尔的Frankie更美。我爱这部电影,因为片中的他们正是现实平凡的我们,如此的真实,但也如此的安慰。
还真没怎么看过教父正经百八的跟人调情谈恋爱。也没怎么看过高贵冷艳的猫女脆弱惹人怜爱的模样。于是二人从疤面煞星中跳脱出来用这部片满足了我的想象。片子中流淌的是底层的人性和幽默,温情的平视且毫不做作。帕西诺在次年的女人香中有一段惊艳的探戈,在本片中也有一段欢快的舞步,让人印象深刻。
有点可惜,现在已经没人拍这种气质的电影了
浪漫,浪漫得一塌糊涂,浪漫到我捂着脸,眼泪都从指缝里渗出来。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在见到你第一眼就把你彻底看透。他亲手为你戴襟花,送你马铃薯玫瑰,跟着你去天涯海角。他把你抱在怀里轻吻你的伤疤,告诉你“它消失了,我让它消失了。”他闯进你自我逃避的安逸圈,把你从恐惧孤独又害怕改变的境遇拉出来。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他生来就是为了拯救你,让你不由得相信:你们在认识彼此之前,就已经是天生一对。
爱之海的姊妹篇,老帕深情起来让我对他恨之入骨,因为他总是刻意表现那些我从来遇不到的美好情感。典型的九十年代初的片子,细腻,实在。
话剧改编。成年人的爱情就是这样。准确的表演。剧作课“都市电影”分析片例。
神经质女人的思路在这部电影里纵横驰骋驾驭情节发展,执著磨人得让我嗅到自传味。Alpacino在餐馆maybeafterfirstml有一个甜腻缠人的娇俏小男孩表情,迷倒我了。
喜欢八零年代,那时没有手机电脑,恋爱中的人全心全意去爱。没有太夸张的服化道,人在电影里的模样就像在生活中的模样,阿尔·帕西诺AlPacino看起来不怎么帅,米歇尔·菲佛MichellePfeiffer也没有那么惊艳的美,他们就仿佛真的是小餐馆里的厨师和女侍,好多缺点,也不特别,甚至不觉得他们在一起了就会成为美好的伴侣,然而跌跌撞撞的感情路或人生路,本来也就该是这样的啊。哪有那么多值得赞颂的伟大爱情,普通人的情感,虽平凡平淡,也是珍贵的。
噢,纽约爱情故事,八十年代爱情故事,小人物的爱情故事~就像欧亨利笔下的曼哈顿抒情诗。
那个时代的电影真是自由啊,完全是没有边界的。很多调度非常自由,除了这对角色,还在关注整个城市,这个纽约。以及,米歇尔·菲佛和阿尔·帕西诺都超有魅力,一种成熟魅力。
15年前第一次看,刚才看第4次。nnd,成了飙泪帝。
纽约纽约。九十年代初那种认认真真讲爱情的小妞电影调调,还是很动人哇。
他说出了自己的欲望~而她选择了逃避。。。michelle有着一种破碎之花的美!不晓得导演为什么会选AL跟她搭戏,如果是我,会选lewis!
感觉一万年没看小妞电影了,这部倒是没有把纽约拍得如梦似幻,反倒有很多梗来揶揄八九十年代时这座乱哄哄的城市。至于故事本身嘛~不咋的,最后抛出一个梗感觉不是恍然大悟更多是莫名,因为铺垫基本没有,旁枝末节又很多。两个人有没有火花不知道,但是分别都很可爱啦,帕西诺还大跳热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