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陕北风光和南美爵士的结合,镜头的快速剪辑,打开了我纪录片的新世界
主角太传奇。除了摄影角度风格依然如故,其他的剪辑、音乐都已不是以前的徐童。过度癫狂的剪辑把历史资料做出了心意,但看到后面渐渐疲劳麻木。拍摄素材不够深入,只能用大量的字幕说明和主观蒙太奇来弥补。
三星半吧。其实导演自己的意识形态太强了,强到未开口时已经知道要说啥。无关镜头隐喻太多了。
去前还在看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一下就认出了剪进去的片段。剪辑超厉害的,看完跟Lbb讨论说那个毛泽东一边点烟一边瞪人那个画面好想存成动图,效果跟动图也的确是一样的。灵感竟然来自谍影重重,哈哈哈,也是很好笑。政治是特别戏剧的这个事也是非常有共鸣又契合当下境况了。
生猛!犀利!看得头皮发麻!史料和访谈交叉剪辑,据说里面用的69-78年电影资料馆资料都按“秒”计算价格,十分珍贵。赤脚医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知青也是来源的一部分,有存在的意义但并不能长久。而特殊的年代戏剧化地颠沛了赤脚医生孙立哲的一生,进入黑窑又列为“英雄”。计划生育注射结扎片段,配上惊悚凌厉的音乐,令人震惊。脑补了很多历史画面,不像是徐童之前的纪录片,手法更似剧情片。历史使人明智,感谢导演让人深思。
看了导演亲临的独立影院放映场,这样真实传奇的纪录片真的挺难得的,不过触碰很多政治敏感话题还有一些比较禁的画面,肯定是不会上映的。赤脚医生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关键性政治事件人物结合的非常精彩,尤其这是真实的,就更精彩传奇,喜欢导演!支持!
医生版雷锋很传奇,798歌德学院站着看完
徐童的一种变化,过度的蒙太奇。三分之一胡杰-历史意识,三分之一邱炯炯-传奇,最后还是徐童-草芥与变形
《两把铁锹》之前,徐童的纪录片创作以“自主拍摄”为主。《两》开了“拼贴艺术”的头,《赤脚医生》将此推向高潮。孙立哲的激情讲述,配上生猛、犀利的拼贴,以及昂扬的革命乐章,造就了100分钟的狂欢与噩梦。
坚韧的生命力。
插入的影像资料和口述的快速剪辑还有音乐特有意思。计划生育的痛,政治就是闹剧。孙立哲说一针杀死婴儿当时是没感觉的,每一个法西斯背后都有正义在推动。
目前最不喜欢的一部徐童作品。确实个人的就是政治的,但命题感太强了,史料也极度匮乏,几乎所有故事都来自孙立哲的一次讲述。孙本人已经汇聚了太多的政治元素,就没有必要再靠字幕和资料里的领袖们来不断强化这个认知了。徐童无疑是反对文革这种扭曲的体制运作的,甚至再这个片子里,他也提到,文革结束后,人们依旧按照文革的形式来反文革。但此片也是这样运作的。大量爱森斯坦式的蒙太奇使用,夸张的配乐,都带有强烈的苏联时代宣传气息。而莫名其妙大量重复的素材和节奏段落也削弱了真实和直接的特性。孙本人讲述的故事几乎是历史课本再现,只有剖腹杀婴比较震撼,但相比出场不过几分钟的计划生育受害者,根本算不上什么。孙的情人其实是个旁支,但反而更把时代和孙的人物立体起来。但相比游民三部曲中,这里的人还是太像符号了,缺少烟火味。
太好看了!又一部中国最佳纪录片之一。个人感觉人物事件本身的传奇色彩占80%,导演采用快速剪切+播放资料片的手法让纪录片看起来娱乐性和代入感更强占20%。这个纪录片真实把时代的戏剧性,政治的荒谬,人性的善恶与复杂全都呈现出来了,观影的时候一度惊讶的合不拢嘴,大银幕上能看到真实有幸了!
支持!
剪辑太对味了,幽默得很,明明是跌宕的人生却总是2333。
财大气粗买素材,沾沾自喜谈摄影,用纪录片谈论吸引力真的跌眼镜,大侃离观众更近的确是离记录越远了……不喜欢徐导面对非专业观众时言语的姿态,和片中的主人公一样颇有居高临下之感,期待老唐头2不再取悦“观众”
真实再现了那个年代体制的恶对所有人的迫害,实在搞不懂某乎上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疯狂怀念那个人
巧妙到位的远古稀有素材+经历人本人口述+惊悚BGM,把这位文革时期知青下乡到登顶人民日报最后伙同四人帮粉碎而坠的“传奇故事”描绘得印象深刻又难忘。当个人的大起大落都随着政治政策摇摆晃动,无论是孙立哲本人的经历传闻,还是时代洪流下出现的魑魅魍魉,他们本身就存在着因果缘由关系,而一个懵懂无知的年轻人似乎在风雨过后也泰然处之地接受了这种被利用,他既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也成为了施害者和受害者,他是3000例病例无误诊的神医,是被下放农村的无学历知青,是计划生育的行刑者和刽子手,是D中央的好模范好榜样,是这历史滚滚向前碾碎一地的默默无闻又人尽皆知的赤脚医生。
6/9徐童四连:这政治啊完全是一种戏剧。这徐童的纪录片啊也完全像看戏。
拍出了大时代的感觉,从一个人物切入,回望一段历史,审视民族的昨天,徐童了不起。这种感觉在芦苇盛赞的《老唐头》里出现过,看片尾得知芦苇是本片的艺术指导,这就说得通了,应该是二人合力加强了纪录片的故事感和艺术感。谈笑风生间很多影响过整个民族的政治事件被推向观众,比如“上山下乡”和“计划生育”。政治太可怕了,有时候就是一句话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