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开始有个细节:男主角拨打电话的同时,从抽屉里拿了一把刀。而在影片的最后,男主角就是凭这把刀划开束缚,重获自由。这把刀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鹤嘴锄,“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就像《盗梦空间》里的陀螺,连接着梦境与现实。这把刀就是豆瓣。
看完短片,我有一个困惑:在木质阁楼里,我看到了书,看到旧电视,看到旧电话,看到旧的打字机,这些怀旧的物件,如同我灰尘落满的心灵,和不再年轻的脸。但是我没有看到电脑,哪怕是一部旧的电脑。可是没有电脑,他是拿什么登陆豆瓣的?这是一个问题。
拍得太晚了,大家的精神病逼格已經超越這個片子的水準了,要是早5年拍,全豆瓣不得一致給激動成傷,跪舔成狗才怪。
我的理解就是:我是个神经病,但是治疗我的人也是神经病,也就是说大家都是神经病,世界很神经。然后到处都有我,战争问题有我,医患问题有我,熊孩子问题有我,婚恋问题也有我,表示豆瓣用户喜欢到处发表见解,到处找存在感。最后上天,不解释。
哈哈哈感觉更像我们的精神病角落,以及,男主为啥配妹子这不科学(豆瓣不是中国最大的基友论坛咩~~~)
但是这种爱文艺却没文化的状态难道不是最麻烦的么真做文化对阅历毅力财力还是略有要求的这种神经病也就下下片吧以及何必要再去凸显这种刻板印象呢一方面真有精神生活的人不在乎另一方面在很多环境下被当成稀有动物真的很困扰啊
豆瓣首部品牌影片,由《记忆月台》的台湾导演罗景壬执导。音乐叙事、台词诉说、起承转合、镜头感、情绪渲染…竟能浮现起《天使艾美丽》《拯救大兵瑞恩》《李米的猜想》《猜火车》《地心引力》等片的记忆。“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有时,我只想一个人”一样的豆瓣,每个不一样的你。
我渴望拥抱世界,世界冷冰冰拥抱我;我渴望与人交流,却容易被话语“吞”没;我渴望儿时的快乐,可它只存在于成人的记忆之中;我渴望小护士,小护士骗了我555……地球太危险,抓紧回豆瓣。
作为豆瓣元老级骨灰用户,除了这个标题,我对短片唧唧歪歪的文案可不怎么满意,还是小青年拿腔作态的媚俗;从电影拍摄的角度而言,这个主观镜头拍摄相当有质感,甩出其他品牌广告好几条大街。
借用导演的一句话:你们觉得这片子阴暗,只是因为其他的广告片都太明亮了。这是一个看完后想一看再看的广告片,每看一次都会获得一些新的感触。丝毫不讳言我就是超爱它,画面,音乐,意味我都超爱。另外,我想说,在当下,也就只有豆瓣敢拍这样的广告片了。
豆瓣以电影的名义摄制的一部浓浓文艺范儿的加长广告。制作还算精良,编导也很费心思。布景、运镜、剪接及各种标志性文艺元素的整合等都力求隐藏广告意味使其看起来更像一部纯正的文艺短片。不过开场摆放一堆复古老式电视、电话、打字机之类的实在大可不必,反倒有点露怯。若把旁白去掉,还能多给颗星。
你的豆瓣,不是我的豆瓣。
小护士脱衣那段看硬了……简直就是周迅和李小璐附体啊,秒被圈粉。
我承认这样的状态是美的,但我不觉得这样的状态是健康的。
潜台词也许是:我在豆瓣不认识任何人,我只认识我自己。
味道是对的,但很遗憾除了演员之外的包装全是洋味儿,而豆瓣其实土气得多,何必装逼。最近上豆瓣少了,疏远些方才真切地意识到豆瓣最大的讽刺莫过于,它确实聚集了一拨自觉与众不同之人,可这些人聚在这里却组成了同类,于是整体上豆瓣的气质就不可避免地朝着一元化发展,这是一种难以自我更新的文化。
“你这是要上天啊”,“是啊”。
几个演员的颜值一点也不小清新,台湾腔差评,这不是精神角落,这是精神病角落,多了一个“病”字,差别很大的好么。。。
原来真的把自己定义为精神病啊!喂!多点信心好不好?豆友这么多样化,完全没反映出来!其实片子不讨厌,但是太狭隘了。
第一时间看了,当时我就说,这是精神病人的角落。如果我不是离开学校来到社会,永远不会知道我是一个资深精神病人。今年是我加入豆瓣第十年,我标记的第一个电影《古尔德32相》至今还在我的“在看”里。因为那时电影还可以标在看,现在不行了。十年来,我生活中关系最好的病友都是豆瓣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