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好看的,1955年能做出特技不容易!
重看天仙配,遥祭严凤英。
68年4月7日夜,严凤英不堪凌辱,自杀身亡。自杀后被军代表以寻找“特务发报机”为由,割开喉管,挖出内脏。医生用手术用的小斧头从咽下砍起,向下一根肋骨一根肋骨地砍,然后把内脏拉出来,剖开,结果却只查到安眠药。
严凤英唱的太好
董永的故里一说在湖北孝感,一说在山东博兴。
想不到这个还是石挥作品。
严凤英的绝唱。缺憾就是饰董永那人太老了,又胖又不帅的中年男子还天人交战、情啊爱呀的,未免太没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当然,以前的习惯是起用唱功深厚的老伶确保听觉效果,现在审美口味在青春版《牡丹亭》大红后已全然改变,意识到才子佳人的故事须用真实的俊男美女演绎才有至上的视觉效果。补录。
喜欢天仙配,喜欢严凤英,喜欢黄梅戏,感谢爷爷赋予了我这段美好纯挚的情怀😊
这大概是最质朴、最接近真实、最接地气的一版《天仙配》了。能看上的董永这样一个忠厚老实孤苦伶仃的长工,而不是医生小资许仙的所谓天仙,一定不是玉帝待见的高冷艳冶的御姐,或是无脑萌蠢的傻白甜。严凤英王少舫质朴无华的美,醇厚悠长韵味十足的唱腔,不可或缺地成就了黄梅戏,成就了这部电影。
粗糙但影响深远,香港几年后流行的黄梅调电影跟这个有关系。
就是这部,在电视里看了好几遍,比邵氏的更好看。
严凤英真好,几个眼神就把那种义无反顾一往情深给演活了,很有说服力。(即便对方是这样一个差强人意的董永。)周诗穆的摄影一如既往地保持住了强迫症级别的古典主义美学。特效和插入的仙鹤动画片段很可爱。多么怀念凤英,怀念石挥。
女演员很灵动的,节奏很紧凑
世上再无严凤英
编剧之一是桑弧,导演是石挥,属于1940年代的中间道路派导演和演员,这里的爱情故事仍然延续了之前的“新女性”和“女侠”电影的路径,女性比男性更革命、更现代、更摩登,也是“出走的挪拉”,不过是从宫廷天宫出走,来到凡间,属于体验生活派,反应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男性文人想象中的女性,很有意思,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总是优美、娴熟,有时候不失奔放,而男性则实际上具有女性化的品格,比如保守、儒家的伦理观,女性则被赋予了激进意义,实际上是一种男性式的力比多书写,比如在清朝短篇小说作家蒲松龄的聊斋里面,越是在男性欲望被压抑的时候,这种解放了的、具有引导者角色的女性就越流行,越容易被男性创造出来。
央视戏曲频道今晚放的,黄梅戏咱也没完整看过一场,多是挺选段,所以撇开唱腔不谈。这女主长相深得我心,对,按现在的标准不漂亮,但是绝对比乱七八糟的宫廷戏什么女演员们的让人舒坦,一个个下巴能戳死人!看时候跟我爹议论了一下,古代文人的愿景大概就是灰小子娶个天仙、穷书生当上驸马等逆转故事
最美丽的民间故事搬上银幕,就当时来说,脱离了传统戏曲舞台的表现形式,用电影语言强化视听,同时保留了黄梅戏的唱段和编舞,让神话故事变得可视化和具有意境。正宗黄梅调歌曲倒白,易听易看、赏心悦目。石挥真是开了内地黄梅调电影的先河,具有革命意义。之后李翰祥导演受本片影响,在香港开拓出黄梅调电影的新类型,在港台落地生花,发扬光大。
特效让电影很有气氛,那狂风吹的。只是当年觉得片子真漫长
小时候看的最多的一部戏曲电影
小时候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