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全部都要这么灌输,我也真不向往资产阶级生活了
我是古巴,我是长镜头,我是对角线构图,我是特写。我是中美大地上那贫穷却未衰老的革命的诗篇。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在《雁南飞》之后又一摄影教材作品,让我再度修改个人十佳的杰作。
天下第一长镜头当之无愧!冲这牛逼的镜头,怎么溢美都不过分。
美哭!甘蔗里是苦涩,橡胶里是血液,长镜头美学的最大价值展现,每一个镜头都饱含创作者澎湃的激情与理想,摄影机仿佛被施了魔法,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人物的坚毅哀怨的脸孔始终占据画面中心,对白的节制和对声效的完美控制让“诗意”效果完美发挥,从而超越意识形态局限呈现出不朽的影像
这剧情简介是谁写的?看得我蛋都要碎了……
在没有看过影片前不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这部电影不吝赞美之词,在看过之后发现仅将赞美给予漂亮的镜头语言是狭隘的。或许有些人觉得认同这部影片就是认同他们所谓的极权,那么请记得,这部影片在当时没有获得苏联和古巴任何一方的认可。任何不容置疑的立场本身就是值得质疑的。
镜头普遍偏长,并非固定机位静止不动,而是以极其复杂的方式流畅自如地移动。面部特写推得极近,感受人物喘不过气来的压抑。大场景群戏显然经过精心的调度与走位,看上去却又不露痕迹行云流水,呈现出纪录片的真实感。真不知道在五十多年前的技术条件下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放在当下亦属一流水准。
苏联诗电影与长镜头美学,果然还是运动长镜头看着过瘾
#重看#4.5;如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摄影机,飞天遁地穿堂入室如入无人之境,几乎无法超越的技术狂人,虽具有浓厚意识形态的政宣意味,但无可否认的是惊人的审美,且煽动鼓舞力真是一绝。高光时刻乃“飞”过街上的人群与旗帜,宛如神迹。四个段落的粘合略松散,但整体来看是从资本世界的纸醉金迷与底层人民的穷苦困厄入手,从民众逆来顺受剥削压榨到个体意识逐渐苏醒,从观望犹疑到挺身前线甚至牺牲,顺序演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张在斑驳明灭光影下沉浮的脸,每个仰拍天问的天地间剪影,每一步走向施暴者的逆敖德萨阶梯,每一把燃尽过去的火焰,我是古巴,你是古巴,我们都是宣判历史终结的掘墓者。
第一场从天台拍到水底,直接就给跪了。第二场一家酒吧几对男女,活脱脱拍出了个六十年代黑白版的王家卫。后几段直奔主题而去,革命叙事渐趋生硬,可光影的魅力还是动人心魄,万人送葬的空中跟拍镜头,水、火、烟雾共同营造出的壮烈氛围,就连最无趣的轰炸一段,游击队员脸上也有斑驳的树影。各种刁钻机位倾斜构图,镜头边缘微微变形,我怀疑徐克有偷师。还是审美传统健全的缘故,人家拍革命都那么诗意,我们拍诗意仍不忘革命。
这tm才是电影摄影,好莱坞什么的都弱爆了.
牛,纸醉金迷,颓败破落,纵情燃烧,艰难前进,这么牛逼的电影出土太晚,该出蓝光,该收入CC。可以说电影的类型、叙事方式,声、光、电魔力,已经在胶片时代,就被大师们玩得差不多了,数码时代的导演,基本都是在原地踏步,除非有一个天才横空出世,换了一种前无古人的玩法,跳出已经划定的电影框架。
卡拉托佐夫既是天才,也是疯子,拍一个东西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从来不把机器放在“正常”的位置上。跟《黄土地》放在一起,就会发现陈凯歌是把农民按在地上拍,而卡拉托佐夫是把人抬到天上,所以中国农民苦大仇深,古巴农民个个英雄。以前觉得短片集这种形式就是糊弄事儿,看完《怪谈》《战火》和《我是古巴》之后才明白,这种形式是进行形式探索的最佳途径,它能给你无限可能。声音设计堪比历劫佳人
摄影机中战斗机,天下第一长镜头
我是古巴,我们的身边不是海洋...是抑制不住的泪,它流了下来,变成了鲜血
苏联人在古巴发现了美国(高度资本主义社会),并被现代主义大楼、泳池、肉体、爵士乐深深吸引。将古巴的伤痛暴露在67年加拿大的世博会上引起了国内反感,但诗歌、摄影结合的表达方式符合古巴馆多媒体革命的精神。苟延残喘的俄罗斯先锋派形式主义果然还是被苏联摒弃了,然后在90年代被美国人捡了起来。
内容和形式都不可挑剔,技术和美术的完美结合。我从来不相信竟然会有这样的电影,无愧是最伟大的电影。
1.摄影、角度、光影、构图和摄影机运动简直无可挑剔,把影像内容所要表达的情绪全部烘托出来;2.和平的白鸽都已死亡,手持锄头的农民开始寻觅着来复枪。
C+/总感觉有些镜头有过分炫技之嫌,而且有些长镜之间转场的断裂感很明显。更惊艳更大胆的还是镜头的视角与运动方式,结合音响效果的动静韵律感确实无可匹敌。作为政治宣传片,过分松散的结构与抽离的抒情恰恰是我无法注入太多情感的最主要原因,而底层劳动者与革命群体的结合也受篇幅所限被描绘得太粗糙。但依然有不少瞬间足以让人感慨自己当下生命之懦弱与渺小。
摄影太牛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