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过上了《欢乐颂》中安迪一样的生活,我只知道有很多家庭遇到了《喜丧》里奶奶一样的问题。
直面农村老人的自杀潮,曾经中国传统的百善孝为先渐渐变成了老无所养,儿媳的冷嘲热讽,自身却也逃不脱岁月无情的轮回,特别讽刺!加上亲戚邻里的“专业”表演,非常希望这样的社会题材电影能再多一点!
竟然忍不住流泪了好几次…笑病的设计太巧妙,哭笑的混淆和交错,让辛酸加倍、张力放大。乡村信仰的消逝、礼义廉耻的丢失,都在最后那场喜丧上跳梁小丑般的表演中炸裂。母性、孝道、生死、轮回,多重的意义空间。凌厉、真实、窒息感
非职业演员全员立功
生如蝼蚁,死如草芥。
克制隐忍的拍摄视角,传递出的却是无比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和颓唐、悲怆的诗意美学。对细节的捕捉极其准确生动,重复而又各有变化的场景,传递出超越代际的轮回与宿命。现实本身,就是最为精妙的艺术。
子女身处的不同空间(农村县城都市)、不同阶层,父权结构里的不同权力位置(如女儿与儿媳的差别),都把这个老无所养的故事建立在更大的社会真实中。这一农村中上家庭面临的困境被如此从容又残酷地展示。虽然难免有用力过猛之处,但正如老太太无法抑制的笑病,丧失掌控的情绪在呼唤观众对情境的参与。
嘴里说的都是“俺娘”,心里想的都是“你娘”,实际行动都是“他娘”。
我相信这不单单在批判子女不孝,而是在记录一种无奈的残酷轮回。很多人爱站在道德高点指责人心,忘了什么样的土壤会长出什么样的人心。当你被贫穷与困厄缠身而自顾不暇,对老人能做的未必比片中的儿女好多少。所以寄生虫会发出因为有钱而善良的感慨。所以有些赤贫山村为了下一代将老人抛弃。能在泥沼中坚守德行的人性光辉并不多见,也没有人能知晓那些道德楷模的幕后生活。信仰是被摔碎的观音菩萨,崩坏是葬礼上的大腿舞。无力是老人的自嘲发笑,轮回是儿媳桂花的摔倒。克制的镜头与非专业演员如纪录片真实。中国九亿多农民老龄化才刚刚开始,我儿,敬老院来信了吗?
暮投我儿屋,听坟夜招人。老年好可怕,又在跟着人的过去,还会成为人的未来,一边看电影一边计算自己还有多久变老。唉,活着是一件多么苟且的事,才会让死亡才变得光荣。
老太太临走前的那个早上,起床,倒水,抹脸,篦头,照镜,拜佛,服药。破旧的棚子里,晨光从豁口透进来,远处有鸡打鸣和狗的晨吠。生而为人的孤独啊,在这悠然的一幕中,淋漓尽致。
把那些留有我影子的照片都扔掉把,连同良知一起。将那些带着我气息的碗筷都撇开吧,连同亲情一并。你们走向了外面的世界,拥抱着崭新的生活。我却固守着这里的回忆,缅怀着破烂的时光。沉默的菩萨在昏暗的灯光下破碎,孤独的灵魂在燃烧的烈火中走远。我总算死了,正如你们所期待的那样,不用再搭钱了。佛典有云: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从拜神佛,到拜金钱,从怀敬畏,到无所恃,信仰的消亡和道德的瓦解是同步的,老人的笑在半疯半傻之间,透露出无尽的苦涩,和一丝神鬼莫测的寒意,她笑这世界千变万变,苦难永恒不变。而所谓的喜丧,更是丑态百出,喜从何来呢?从解脱中来。他们不必再背负着那份道德压力活着,养育之恩随着熊熊的火光灰飞烟灭,终于可以安心的去看外面的世界了。殊不知,多年后一个静谧的夜晚,自己也将面临同样的结局。
各种反讽衬托出的悲凉,个中况味还没等老已能体会。真的不能看有老奶奶的电影,更何况还是如此残忍的一部。
横跨四代人困境的家族谱系使它在社会议题外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指向。在极为艰难的制作环境下,导演依然展示了他对演员、节奏的准确控制力,尤其对于非职业演员的调度,及对日常县乡镇村生态的冷峻观察。它甚至也可以同欧洲古典人物画像相媲美,镜头饱含怜悯与救赎,珍藏着这个时代最易被忽略的群像。
养儿防老根本就是个概率事件,养个好儿也许能防老,养一群不孝子就怕活到老。四世同堂、天伦之乐也不靠谱,社会氛围“一切向钱看”,加上有一群精致利己的儿孙,即使有天伦之乐,那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传统道德早已崩坏,在二儿媳这种人眼里,一个玉手镯,比亲情伦理要贵重得多。
日子比你想象的长,人心比你想象的凉
生即是苦难,死亦是虚无。你愿意留在不堪的苦难,还是去往寂灭的虚无?
老太太一个人要饭拉扯大六个孩子,三个留在跟前,在等待敬老院有人去世空出床位之前,老太太去三个孩子家轮番住住,这家住不下去了换下家。在老三家有这么一段对话,三孙女想去浙江打工,三儿媳说:你怎么这么自私呢,扔下我们自己去看世界。三孙女:你们倒是不自私,爸,你不自私扔下奶奶在山沟里自己来城里了,奶奶养了六个孩子,到头来得去住敬老院,活得真不孬。//我觉得这是指望养儿防老的最佳宣传片。
一次被家人期盼的死亡,一次对于生命意义的拷问。真正的死亡都是沉闷的,在死亡到来之前的那段时间,真的让人见证什么叫不堪。中国底层的暮年,中国式的一场丧礼,映射的都是内心的衰败。
相比去年的心迷宫,这部电影剧本扎实,细节丰富,克制隐忍,难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