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浅
尔雅:接近、符合雅言。梁文道西装革履相当用心,不过陈丹青简单素雅更显风流。艺术小白,对包豪斯的风格有所了解,但并不知其对当代社会影响如此之大。上集镜头的表现比梁文道更好,下集陈丹青说的不多,但应答总能点睛,挑起的话题也精彩。木心美术馆清水混凝土的墙面原来如此讲究,没想到陈馆长本人要挂一幅画也需斟酌请示。中国需要一场包豪斯革命——我对陈的提议深以为然。这次与COLMO商业合作的节目不错,并无硬性植入广告的尴尬,腾讯高清影像也很悦目,两人圆头上根根立发清晰可见。
更喜欢上集的内容,下集的对谈气质太过于“闲聊”。(没想到这个系列只有2集,看不够啊,希望多出几集。
有点打广告的嫌疑,但已然可以了
就,不再多聊两句?
口袋艺术纪录片,主讲包豪斯,用对话谈论的形式对历史进行解读,点出艺术与工艺、艺术与商业、艺术与艺术家、艺术与设计在历史上概念的产生和变迁,索引的作用,都还不到目录的水准。
Lessismore.Godisinthedetail.
泛泛而谈
LessismoreandGodliesinthedetails.
是工业革命时代下的产物,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曙光,从工艺美术到新艺术再到ArtDeco到功能主义至上的包豪斯。或许是时代更替必然的结果,但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次运动,普通大众今天会是否还会拥有选择“美好事物”的权力。
看了下集道长和陈丹青的聊天,有几个小细节值得商榷一下。1.上海租界的风格算ArtDeco,用ArtNouveau不太准确。2.聊包豪斯重点放密斯而不是格罗皮乌斯会不会太避重就轻,密斯第三任校长时包豪斯因为政治的原因已经衰落,去了美国,而密斯在美国那些东西,比如影响全世界的玻璃幕墙,我觉得和包豪斯的直接关系没那么大,更多算密斯自己的。3.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和包豪斯,但如今并不是批判后现代主义后又回到了当年包豪斯的审美,而是风格和主义都多样化了。
单纯比较反感梁文道先生的口头禅“你知道什么什么”。陈丹青老师大家风范。
真的很好的节目!制作精美,内容细腻。梁文道一出场那套衣服,还有后续的西装,我就知道“一定得!”
棒,有能增长见识了
机器时代的匠人精神
还是喜欢上集,能带带我这样的门外汉。下集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大道至简,抵御机器。
依然是喜欢的道长和丹青老师,话说能看到道长坐在格罗皮乌斯的办公室里,真的羡慕爆炸。
设计师的诞生。回归最本质结构,平民化和精英化的差别在材料和细节。
不着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