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修复了肯定会很好看
今天在学院放映了这部37年前电影的2K修复版,一切仍旧是那么准确、独特!2008年加拿大策展人谢枫(Shelly)在鹿特丹电影节上曾写过“这部诗意的、带有含蓄的性启蒙的戏剧,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重要性的作品之一。张暖忻的《青春祭》堪称同时代最具超前审美价值的影片。这既是一部严肃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同时又是一部富有诗意、情节虚构的作品。”主创李勇新、冯远征等到场与观众进行了交流。
摄影真给力,好得令人感动,自然光用得不输阿尔门德罗斯呀。冯远征(根本没看出来啊啊啊)、刘索拉亮了……最后送葬段落怎么就变成《黄土地》了呢?所幸结尾三个镜头美丽到令人心花怒放。但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叙事困境,但无疑此片在“异文化”角度给出了有力的表达。
许多年后,我会忘不了那个美丽的地方:芭蕉林,小池塘,大青树,木屋,糍粑,水缸,火把,绣花衣,山歌,野果,裸泳,插秧,雨季,放牛,丰收,篝火,舞蹈…老伢以及善良温和的傣族人。爱上一个人,死也要在一起;爱上一个地方,一辈子不忘记。风景好美,人也美,故事也美,比《那山那人那狗》还要美。
属于那年头罕见的能用电影化意识拍出点个体意识来的中国电影了
7/10。诗化创作首要强调的是自然美,主观感受的广角镜头从仙人掌缝中,俯拍或跟拍李纯穿越热带雨林,异域的锣鼓声和祭祀的念经声,带领观众步入李纯面对新世界时陌生、恐惧的情绪体验。多次出现照镜子(需要花钱排队)、湖面(哑巴摘下献上的荷花和蜻蜓的特写),融入了追求美的女性意识。傣族姑娘无性别约束的溪中裸体洗澡,围在一起杀牛放血、跳篝火舞,并没将其处理成民俗奇观而是生命力的张扬和坦诚相对。导演有意打破情节完整性来组合当下的思绪,譬如伢的过世、结尾大片泥石流的痕迹,悲剧感强烈的事件都用旁白取代具体情节,犹如留白般索然,因为回忆的细节都随着时间流逝统统淡忘。虽说形散神不散但少了点刻画的力度,知青叙事的限制使空间放在傣乡这一未被政治意识入侵的世外桃源,黄昏、夕阳和雨的视觉造型代表洗礼和成长只是情感的简单诉说。
无可奈何花落去,流年碎影《青春祭》。在一个“美”严重缺失的年代,城市长大的美丽少女李纯,却从不曾意识到自身的美。在远离城市的傣家的土地上,她的青春与美丽才得以绽放,于是有了生命的喜悦,也有了无可回避的伤感。有一种诗意的东西,关于青春、美、生命、爱情、女性自身意识或未意识到的东西。
“年轻人的欢乐是傣寨的光荣。”美与爱的启蒙,纯真和激情的消亡。
4.5;时代讯息透过山迢水迢仍隐约显露,被规训被禁锢的自我意识在山林乡野间释放,关注个体情感的变迁,关注「美」的觉醒和激发,从此人生视野也殊异。“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轮圆圆的红太阳。”顾城的诗歌听哭了。镜头美到令人沉醉,姑娘们如清水芙蓉;山间雾霭氤氲,摄影太好了,最后一场戏火红火红,视觉十分突出。傣家风俗风物的描摹自然真切,一个被时代遗忘的“乌托邦”,而最终的俯瞰远景昭示着,美好时光无法凝固,失去的终会失去。
OndiraitunfilmdeRay,maisl’empreintedel’adaptationl’arendumoinsefficace:latiradeguindéedel’héroïnediluesabeauténaturelle
看待知青题材的一个有趣视角不是讴歌下乡青年和贫下中农的和谐交往以试图掩盖某些决策的愚蠢而是一个少女意识到美的成长史细腻优美
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哦妈妈/我说妈妈妈妈别忧伤/在那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太阳,太阳/妈妈,妈妈————顾城
看片子的时候我还想呢靠这个男主角侧脸好像松山健一正脸倒像冯远征,结果这货真是冯远征!靠!
抽象對青春的祭奠,我熱愛李鳳緒如水的肉體和那無限近似于透明的昏黃......原以爲就此凝固下去的日子,後來發現也不過是渺渺的一瞬間
结尾有点突兀。但是许多细节有着强烈的历史背景和导演诉说点,一阵阵地敲打在观众的心上
4.5把握不住的消逝感被拍出了百转千回的余韵。美的尽头必定是死亡吗?
最好的知青电影以及最好的中国女导演,怀念张暖忻
把过去拉过来,再把过去推出去;荷花像是从哑巴村民身上长出来的一样,穿上筒裙的李纯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她发现了美,但明亮很短暂,大部分时间是神秘未知的夜与雾,因此最后的灰白和橙红如此摄人心魄
21.03.192号厅看过的知青电影不多,但这绝对是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的一部。从来没想到这部电影可以美成这个样子,景美人更美,两位女主演真的是那种生机勃勃带有自然气息的美丽,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被美貌震撼到肝颤儿的感觉了。在这一部影片里,导演采用多次大远景的取景,把人物压缩到画框的边缘或者是最小,让神秘且蕴含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给人类、乃至时代背景的压迫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女主角“美的意识”的唤醒,与其说是出于内心对于同龄女孩的羡慕和嫉妒,不如说是傣寨的绿意盎然的生机让她重新唤醒了对于美的认识。男女之间暧昧的情愫,或出于语言的巴别塔,或出含蓄的文化,都让其显得尤为动人。可惜的是在李纯离开傣寨以后,故事的转折略显仓促,但画面的极致感染力也在后面这几段得到淋漓尽致地呈现,也算是取得了平衡。
完全不输给第五代的《红高粱》和《黄土地》,却没能获得应有的知名度。张暖忻绝对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导演,在不长的职业生涯里,一以贯之地实践自己提出的“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理论。此前从未在第四代导演的作品群里看到这种日记体、呢喃式的电影,也没领略过知青叙事和伤痕文学如此暧昧和丰富的情感取向。在遥远的他乡,艰苦的劳作中,女主角反而发现了美与生活,体会着爱及紧随其后的痛,也接受了自己终将离开乌托邦的历史命运。观感一直在《童年往事》和《大河之歌》之间跃动,又有沈从文《边城》一般的清丽和哀伤。结尾撕心裂肺的恸哭掷地有声,在苍茫的天地间幻化成男女二重唱的歌声——仿佛伤口结痂的过程。悲剧汹涌而下又戛然而止,把掺杂着欢笑与泪水的青春推远再推远,远成一个祭奠,远成不忍心张望的回忆,但它又近到像一道伤痕那样醒目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