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3.#Berlinale2018#7分。典型罗马尼亚新浪潮故事(其实核心梗是个翻版432,不过情节走向完全不同),但是是第一次完全在国外的故事。不过剧作还是为了情节剧而刻意制造冲突(移民官的要求比432里的医生还不可信)。但是导演谈移民的有些金句实在是太精彩了,有几个长对话写得也很好。
【2018.2.20柏林】电影中上水平,有些故事应该是有真实依据的,无奈拍出来显得就很刻意。但是!剧组实在太讨喜了~问答环节特别真诚,小正太极其可爱~
#2019SIFF#
像柠檬水一样酸涩的移民故事,融入不了也无法回头,成功上位者又变成新的压迫者。在飞国外的飞机上看的,一降落就看到地勤无一例外都是非白人,还挺五味杂陈的。
3.5很蒙吉啊,剧本出色,导演对于美国的stereotype把握得太精确太细腻了…结尾卡得很巧妙,whenlifegivesyoulemons,makelemonade…
南京罗马尼亚电影周预告之二
去年柏林全景单元因为片名和剧照一直心心念念的片子。罗马尼亚新浪潮气息浓郁,却是发生在美国,与《小家伙》一样是女性黑在异国他乡的故事。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中人物挣扎的感情与深陷的道德迷局总能给予观众强烈的代入感与同理心,同时又总是游走在人性的边缘地带,于是很容易被那种压迫感与苦涩难解的纠葛攫住心脏,可即便女主角在整部电影中都身处“受害者”位置也难免会在最终抹上一层不确定的灰色。本片围绕申请美国绿卡展开,对于天然美国人与移民心理的揣摩切中肯綮、尖锐犀利,好几段对话都写得特别精彩,女主角也刻画得很出色,不过男性角色似乎有些剧作功能过强,而且太短了,到结尾时仍意犹未尽,似乎依然有很大的续写空间。
三星半//我本来狭隘地猜想是不是罗马尼亚新浪潮都有点蒙吉的意思后来发现蒙吉是制片人//聚焦于美国女性移民的遭遇//似乎成年男子都不是什么好人总在实施某种程度的性暴力虽然可能在改编依据中确实如此但也隐隐觉得这样不怎么好啊//有时候真不舒服有点奇怪的感同身受
声音处理颇亮,剧作中规中矩
#SIFF22#非常精彩!张力十足!几场长对话的戏写得太好了,无论是推动剧情感染气氛和情感表达来说,又具功能性还提炼主题。叙事语音冷静克制,剧情本身却戏剧化到极致。两相反差使观感提升。电影很像淬炼后的蒙吉,真好!
#siff科技影院#蒙吉风格,观影人数很少,没想到挺好,女性的一连串遭遇和社会现状的反映。。。车内和旅馆和警察查房的几场戏,有张力,叙事也比较顺畅,电影不长,体量少一些,后段期待更强的冲击的时候就噶然而止了有点可惜
出乎意料的好,车上逼问那段双方气场的悬殊,在家里坦白之后丈夫的恼羞成怒,小朋友的敏感又聪明,人物形象实在丰满,故事张弛有度。美国有食物链不是迪士尼,更不是天堂。SIFF8.0
点播是因为很渴想喝柠檬水。车内一景很好。
7,飞机上看的。很喜欢的题材,但是看完有种“就这?”感。
不管哪国梦,走近了都是人性
也许可以加点更comparaison的部分?(另毁了大约一个凌晨的心情
本来都很吸引人,我在飞机上边吃边看正带劲儿,结果突然就完了,完了,了......这结尾也太突然了吧,说了半天什么都没交代感觉白看了。
3.5有点惊喜可以的
结局有点仓促。看的时候最大的感慨是,这也太蒙吉了……就像在看蒙吉的时候感觉,这也太达内兄弟了。大概制片人和导演之间是一种师承关系。在车内被猥亵的一幕拍的特别好,虽然只能看到女主角的侧脸后脑勺和男人的手,但加上声效真是不堪承受。大概性暴力总被认为是对女性的终极暴力。在酒店房间里和男人的长对话也写得很好,“你认为和一个男人上床就可以移民吗?那我告诉你,你还得再上一个。”同伴说不喜欢这个片子里所有的男性都是坏人(其实准确地说直男都是坏人)但悲观如我,觉得也不算夸张太多吧。尤其是对移民的女性而言,伤害太多了。
很蒙吉,然而只是一部披着蒙吉外套的刻板美国电影。现象是真的有,甚至也许还能查到真实原型,然而一切都太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