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遗憾,感觉中间找寻部分的一些对话拍的有点实,或许可以更有腔调或是用叙述的语气。
因为对那边历史的不懂和缺失,以及不喜欢主色调的偏黄、饱和度低的感觉,所以看着很吃力。开头结尾两段呼应直面“革命”的画面特别酷,但全片却是大段大段的对白,几个片段也特别好看。
微博资源
在进光量过低的场景总会出现因强行调成暗调而对比度过低的问题。不难怀疑导摄在摄制时根本没构思好自己想要的影像质感是什么,导致素材受损。/可以说狠业余了
探访形状中的革命,碎片式归纳法。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我会去通布图我会坐在粘士门廊下我会喝葫芦中天使的水我会说:“也许你会来”我会去巴格达我会在河边坐下我会在大门旁游荡然后我会带着点粮食离开巴格达我会去耶路撒冷写下你我的名字我会将它们雕刻在高墙上然后我会给受惊的各自一捧麦谷我会经过我自己然后说:也许你会来”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很难去描述观感,也很难去总结复合的主题。人物在粗糙颗粒的镜头中行动说话,表达一种立场,无论是对艺术的还是文化的。穿插美国人的对谈,以一种讽刺的幽默去调侃经济策略和高昂的态度。最后在天地间某处,不知去向。寻访的辛吉符号还如此重要吗?多种素材镜头的组合,后期导演和剪辑师也是很辛苦吧。
阿尔及利亚,巴勒斯坦,贝鲁特
–
-。稍快。总有一个宏大的场域延展开,人们于是“沉默”,进入到一种状态中去。
+
【1529】对不起,只能说句中东的地缘魅力。
【B+】没有革命,又或许处处皆是革命,在这里没有所谓明确的叙事脉络与事件因果,甚至迟迟不见流血,但意识与思想无处不在。对于空间的独特视角使得地貌与建筑都成为美妙的载体,抽象的主题与碎片的内容不再悬浮也不会刻奇。影像的魔力。
主题虽然严肃沉重,但并无狂暴气息,克制的叙说+纪录片式影像+出色的场面调度,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连缀起伊拉克的历史今生。在男主调查过程里发现,辛吉革命作为伊拉克史上反对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统治的黑人起义,从传说到书写的简略、从战地到荒原的孤独,从惨烈到平静的湮灭,这道暗黑的伤口被严重忽略了。世事沧桑掩埋了多少残暴血腥,也许只在硬币上才有点穿越的痕迹,一千年前的伤疤仍然在历史的沉恸积淀里隐隐作痛,并且也在当代阿拉伯世界剑拔弩张的风暴里有所映射和撕裂。想把辛吉革命作为文化消费或创作切片的企图,也会在各种意识形态、各方政治势力的斗争、荷枪实弹中被碾碎。压迫和抗争,喧嚣和沉寂,历史还在重演,惟有戈壁夕阳荒原河流在包容一切残虐压迫暴力之后,呐喊—沉默。(片中多方组织、政治势力的形象并置的画面表现力强)
4.5
4.5。通过不断强调人物与空间,景观之间的暧昧关系进一步深化了人物面向虚无的探索。技法上走向杜蒙,引导观众认知数字影像的异质性;内容则是科斯塔式的,探访城市以及被遗忘的历史。
(4+)还是很难很好地看懂特琪亚的电影,基本上也是和《内陆》一样的观感,依然被里面城市建筑,荒原废墟的展现震撼,一种类纪录片探寻式,革命只出现了一小段,但却可以在全片中发现那段历史仍在刺痛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待重看
…待重看
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