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00#Locarno2021#被摄人物观看摄影机略微仰视的角度有时真像是电影院里前排观众看电影的角度,只不过这部电影是由观众和导演的对话共同组成的,平凡观众或多或少成为了电影的主角。可惜,导演本人的存在(而不是摄影机本身的存在)在电影的后半段过重了一些,人们希望能够重回摄影机跟前,这与当下直播媒介下的表现欲是不同的,阳台仿佛疫情隔离时代的一种独特媒介。还好,电影在最后半小时有一些去除语言的静谧时刻。
你在自家的阳台拍电影,我在国美的四号楼看后脑勺,路人的故事装点了你的作品,观众的后脑勺创伤了我的颈椎。
#74thLocarnoOnline#Semainedelacritique大奖。导演在摄影机后面,尝试与经过自己阳台的人对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概念很有趣,形式可谓是阿巴斯-贾法帕纳西mix基耶斯洛夫斯基mix真理电影……拍摄的人除了路人,还包括导演自己的妻子、女儿,邻居,刚出狱的流浪汉,等等,不过愿意聊几句的大多是老年人……人们面对镜头的反应也挺有趣的。片子确实拍得很像生活:重复,偶然,相似的问题,低沉的社会情绪……不过导演自己露出的太少了(提到自己已经离婚,擦了一次镜头)。其实着重拍些关于家庭亲密关系的对话也是挺不错的,现在这个感觉还是太松散了。虽说好不容易剪出两条人物线了(某邻居老太太和刑满释放小哥),但……这个时候觉得还是需要编排一下。落点倒是厉害:“ThemeaningofLife?Lifeismeaning”。
导师说在巴黎的电影节上看到了这部和我同一时间拍摄的,创意几乎一样的电影,兴致冲冲地发了链接给我,说要我看完后跟我打电话聊聊。我说我拍摄期间就和这个导演交流过了,说我们好像是在华沙和伦敦拍同一部电影,只不过我的人物都是年轻人,他的人物更多的人中老年人,和我们各自的年龄相仿,映射出的是我们的不同。希望有机会到波兰能再和Pawel聊聊。
波兰人均有点抑郁症
形式,節奏和過程都挺好的,很有味道,波蘭那個街區的人們也很有意思,只是最後太偏存在主義式的結尾顯得稍微在預料之中了些,但大概這樣也真實吧…
表面上看是一个街访合集,但真正有趣之处是创作者的自我限定——在自家阳台上,以姜太公的姿态捕捉路人,而且持续了一年多。故此在路人的回应之外,还形成了对这一行为本身的记录。拉长了时间幅度后,春夏秋冬的季节轮换得以进入,楼下几个常客的态度变化,包括导演家人们经常入画,让100分钟的随机访谈生趣盎然。
B+/79|聪明又取巧的取材,与《Lift》类似,但受题材限制没办法发展出类似的层次,大多数人物速写停留在一次偶遇的自我表述,观众无法对人物产生任何牵连的情感。刚出监狱的Robert很大可能性是演员。忍不住想,如果在中国可能做不出这样的电影,因为众人匆匆忙忙,步履不停。或者,也许这些人,都只是演员而已?#2022CPH:DOX#
太可爱了,20年idf看过疫情时期的“阳台短片”,今年看到海报确定还是他之后立刻预约了,很喜欢,喜欢具体的人,喜欢具体的生活和琐碎的事件
#idf2023关于生命天真的省思,阳台承载了流动-静止的辩证空间,时而风雨如晦,却总是轻盈,来自言语碰撞的迷人闪烁。
创新的idea,没有人做过就是了,春夏秋冬,直的弯的,愤怒小气的,有爱包容的,
还原了一种大流行时期的体验:外面的世界仿佛无事发生,而你因为同栋楼有人密接而只能在阳台探出脑袋。
有意思!!!
一个了解波兰(人)的切面,可能很多人都想过这个创意,但能拍好的人并不多。
每个人都是一部电影
喜欢
965|大概就是一年四季坐在同一个位置和路人唠嗑的老大爷,只不过导演把对话记录了下来。所有的新鲜感都来自于这种形式所具有的特殊属性,而内容是平易近人的。约翰·威尔逊式的华沙众生相,探讨求之不得的英雄和生命的意义,比起纽约浮世绘更多了一些清晰可感的人际关系,总有一个瞬间能让你会心一笑。
IDF绝好的点子,导演在阳台随机跟楼下的路人聊天,拍了两年,只言片语各人的人生掠影
3.5。在阳台下聚焦一条步道上的芸芸众生,想到布哈克的《金银岛》,在摄影机和吊杆话筒更为强烈的侵入下看到更具直觉性的人的反应(你幸福吗)。体量在这里既是优点也是桎梏,而导演自己的存在既不够多也不够少,比较尴尬。可能还有一个优点是这种探查最终具有了时间维度。
#2023IDF特别特别特别喜欢,导演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和陌生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或许没有这么难。更多会思考镜头的身份,人们如何面对它,很喜欢带有自反性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