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这个男主角,他有一双很像卡夫卡的眼睛和忧郁。
别不懂装懂了。没有基督教背景就是看不懂。
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省察的人生却处于长久的痛苦和偶尔的救赎中……
#重看#4.5;这部虽改编自乔治·贝尔纳诺斯(力秉忠于原著,然而作者并不满意改编),但日记体的思辨口吻和精神上的探索、内心激烈的交战和自我辩驳,仍然具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托尔斯泰的某些印记,看完本片才能明白为何布列松数度改编陀/托翁。诚如巴赞所言:“这不是一部与小说媲美的影片,而是一个独立的美学实体,它仿佛是由电影扩充的小说。”生理性的病痛与精神状态的折磨同步,在近乎苦味的纯净心火焚烧之下,他终于明白人类沟通的无望,并为自己打开通向永恒的门。
看得我胸闷。“他们讨厌你,是因为在你面前他们自惭形秽”,面无表情的脸更写出那种撕心裂肺地痛苦。布列松把小说改成了令人窒息的挽歌,缓慢的影像加深了这种风格。
我错了布列松,首先我不是教徒,看的时候没办法投入,其次我真的太疲倦了所以睡得很香。~~~
“这是电影与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现出独特艺术性的第一部电影”
布列松的第三部长片,拥有震颤灵魂的力量。影片由贝尔纳诺斯日记体小说改编,文学性浓厚,观影时总联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心世界的冲突与斗争、信仰与现实的矛盾、灵与肉的分裂,沉重压抑,启人自省。大量的旁白和以近景特写为主的镜头编排(模糊与省略环境)使观众直接走进主人公的内心。(9.5/10)
看完《乡村牧师日记》,我迫切地想要做些什么来改变自身的现状,无论是通过自我救赎还是自我毁灭~~实在是无法忍受每天和孤独痛苦地博弈了。感谢布列松,给了我充裕的两小时来自省,尽管我知道从此过后我也不会变的更好一点
长期只吃红酒泡干面包会得肺癌
1.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天堂是不存在的。上帝的世界就是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然而,上帝也正是爱本身。2.桑塔格如此定义布列松的冷峻克制:以抗拒感情来产生感情。3.拍房屋用框式构图营造主人公的孤独压抑感,拍室外则有表现主义的抒情性,在牧师瘦弱身影与巨大的苦难蒙昧间形成梦魇式的对比。4.布列松使用非职业演员之始。男主要是去演卡夫卡,大概很合适。
最烦旁白多的电影,还不如看小说!
利用胃癌博取观众同情,强行干涉他人私生活。
A/主角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一种肢体感被剥夺的状态,为数不多的动作成为一种迟滞的征象,而书写的手则有如模拟理念的运行。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在乡村社群与教权体系中的位置,一种嵌入其中但又被排除的有形真空状态。然而在种种压抑中思绪悬浮的空间却被开辟了出来,被拒绝直接共情人物、感应神性的观众又能在某些日常细节中完成共鸣与体验。声音在《此房》里是撒旦的镰刀,在此处则是天堂回响。
评论里那些对基督教一无所知的人就不要说啥了吧?神父本人就是一场温柔而悲伤、缓慢而盛大的殉道。他的眼睛是那么的忧郁,像被伤害的天鹅,只能用翅膀扑打着波心。
嘴用来沟通,和世界发生正向或逆向的关系;胃用来消化,搅磨与世界沟通中的困惑委屈。当嘴无法抵御世界及他的恶意,胃自然需要麻痹方能消化。这就是酒泡面包的现实性,也是日记旁白的必要性—唯有书写才能够超越胃功能失调甚至恶化的生理性。在我看来,本片的超验风格就是对卢梭名言最好的注脚:“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牧师的虔诚本可令其安身立命,但使命与责任又必定让其推己及人。这是天问,是原则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神性的写照,因为一切都没有所谓,一切都是神圣的,无论你是否理解。
7/10。牧师初到新教区,景深镜头采取从伯爵庭院内拍摄,低调布光、前景的铁栏大门和后景处阴森的林子将中景的牧师禁锢其中,构图空间的精确安排和狗叫声表明受到村庄敌意的围困,内反拍的对切镜头中近景的伯爵漠然抬头,远景的牧师逐渐远离,处于弱势的牧师最终在与伯爵夫人的布道中,让想报复上帝的夫人带着爱的安慰平静离世。牧师不顾胃癌经常以干硬的面包沾葡萄酒振作精神,使谣言误认为酗酒,这在身体上也构成禁锢状态,布道课上牧师的视角聚焦于被提问的女孩,女孩又以观察者的目光禁锢牧师的言行。旁白与画面饶有趣味的重叠将表面的对话抹掉,如听说医生死亡的牧师深受打击,内心的声音命令他站起来,牧师站起的画面迟于旁白。灯下写日记、泥泞中拔步、摩托车青年的邀请和结尾十字架投影,毫无震撼力可言的日常表述只能从叙事的缝隙窥见隐含主题。
"IbelieveifGodgaveusaclearideaofhowcloselyweareboundtoeachotheringoodandevil,wetrulycouldnotlive."
这是著名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怪不得不是我的菜..
半个世纪以后依然是布列松最伟大的电影。人心即上帝,内心独白全都指向宗教的终极问题,关于上帝的启示让我联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主人公貌似阿廖沙,在孤独的灵魂中探究世界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