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贫穷?(权力)资源控制,西方掠夺,分配不公,政治腐败,愚昧,教育欺诈等等,算是这个系列给出的原因。第一集动画贫穷史,比较一般外,其他的都值得一看。最后一集中国的“出路”最贴近也最容易有共鸣,虽然后期加的“教育致贫”的副标题不能赞同。
看完第八集,突然想起BBC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激动地说——在中国,你必须得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那里真他妈什么都没有。
”严格的说我们不是学校,是公司,只要把学生弄进来交学费,再发毕业证书把他们弄出去就可以了,其他东西我们都不管。“——片中某民办高校教师语。
不公平是天然的,投胎真是一张幸运彩票,马太效应的贫富差距无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人家高高在上呼吁人权平等,看非洲每3秒饿死一个人。教育或许真能改变命运,也许坑了你一辈子:”严格的说我们不是学校,是公司,只要把学生弄进来交学费,再发毕业证书把他们弄出去就可以了,其他不管”9.3
→pan.baidu.com/s/1sq2FerI-RkJJ-HRfpiuChA提取2kqc(带字幕全8集)(2020.10.07已补链)
丹麦五百多万人口中,有32%的人观看了“为什么贫穷”,绝大部分认为电视台应该多多播放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88436
自己从三本院校毕业,就觉得这个故事再真实不过了,大学里的见闻就是如出一辙。坚信学历可以改变家族命运的家长,憧憬求知可以带来好工作的学生,反正大学里每年招生是比考试重要地多的头等工作,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这三年或者四年之后出来又意味着什么呢...诶
第八集。在中国,唯一的出路大概是“家境”
中国的职业教育是如此之烂。
圆了大学梦,碎了翻身梦。
看了三天终于看完了主要感受是愤怒、无奈和羞愧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没法理解为什么世界上有文学院这种浪费资源的专业存在”——摘自豆友影评。
最后一集几乎是一直忍着眼泪,不读书没有出路,读了书不一定有出路,这个社会对穷人太残酷。
只看过第八集,但是也足够让我震惊了
老外自己的大学学费长了几百倍习以为常,中国的教育产业化还没完全放开就惹得友邦惊诧了,真是费心了。大而空,还有奇妙的优越感,然后还有一群搭中国普及大学教育便车的人在吧啦吧啦抨击,啧啧啧……另:来自评论七个月后的补充,教育致贫这个问题,纪录片还是看得挺准的,光凭这一集就可以加一颗星。中国的教育也已慢慢成为中国农民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看到最后盼盼的妈妈用方言唱起了民歌,眼眶真的湿润了。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勤劳、知性的农村妇女假如生活条件好一点,他们的人生会有怎样的改变。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我可以很确切的说是这个体制的受益者,从小上私立学校接受精英教育,仅从身边的亲朋好友来看,这个国家似乎变得越来越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总理今年讲出的那句6亿人月收入1000RMB提醒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生活在象牙塔里18年从不曾留意过那些出现在贾樟柯电影里的小人物,他们是那么不起眼,社会精英掌控话语权,底层愈加失语造成了繁荣的假象。中国,就是人太多,芸芸纵生的我们,未来的出路在哪,真的只有幻想吗?
信息量巨大,需要好好消化..There'salwayspoverty..Butwecouldshortenthegap.
1.FourBornEverySecond2.GiveUstheMoney3.StealingAfrica4.ParkAvenue-Money,PowerandtheAmericanDream5.PoorUs-AnAnimatedHistoryofPoverty(vividly:))6.SolarMamas7.TheGreatLandRush8.China'sAntPeople我对祖国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第二集是反应人口问题,你的出生地直接决定了你的生命质量。贫困地区应该采取措施少生优生,我觉得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不让下一代继续贫困。第八集看的欲哭无泪。片尾那个被忽悠的孩子的母亲唱的小调儿太好听了,犹如《国风》再现。
截取到中国关于教育或残酷或温情的部分,像一根针扎入身体,伴着痛抽取了脓疮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