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很硬核啊!何润锋上手体验孤独死清扫,亲自来到现场,清理堆积成山的垃圾…印象特别深的是他那句:以前我们的同情都是建立在想象之上的。那种同情是很遥远跟不切实的,只有亲身经历后,你的同情才真的有落点,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虽然拍摄的是日本,但是谁又能知道80后90后老了的时候,不是一样的情况呢?不少关于无缘社会的思考、对独居群体的关注,值得反复观看。
的确不该避而不谈,老龄化、孤独、死亡就在那儿,唯有面对。名称可能取自是枝裕和影片,两者之间的重合不仅是日本,还有社会问题。
看看这一代就觉得,中国社会的未来,如果没有大的动荡的话,大抵就是日本的现在。
老了以后该如何生活,值得思考。
很好的素材,就是记者本人的个人观点陈述太多了,甚至在采访时也有很明显的个人观点和情绪的传递,大可不必,观众在看到一幕幕的现实自会有判断和感触。
虽然纪录片视角很个人,但正如拍摄它的人想表述的一样,拍摄孤独死的那些人与TA们的故事对当下奉行独身主义的人们确实很有警醒和反思的意义,最喜欢第一位75岁老人的故事,不是因为它多么温暖,而是它真实地展现了缺乏社交关系和亲密关系中那些人的陪同,一个老人可以对生活绝望到什么程度,满屋子的垃圾展现的不仅是人性尊严的丧失,更是一种孤苦无依的控诉,可是那些人心里的话,又有谁曾用心倾听和理解呢?
老年是悲惨的,孤独只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种。题材非常重口,画面却不重口,然而一旦开了脑洞——极致重口。
人都会死,但它何时会来,无人知晓。在故事FM听等了何润锋的讲述抱着猎奇的心态就来看了。四个故事,不多,也可见一斑的震撼了。如果死亡也有鄙视链的话,孤独死这种告别世间的方式真的不完美,但在死亡面前又有何完美可谈呢?还是趁活着的时候多去体谅和珍惜,哪怕是小小的争执也好过冰冷的沉默,真诚的善意是可以被内心感知的~PS:絮絮叨叨协会的山下女很可爱呢,嘻(^-^)
和《孤独社会》不一样,当这样的社会现象由别国人用影像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时候更多是一种警示的作用。但无奈片子的思路不够清晰,剪辑混乱,过度主观甚至有强烈的煽情问题,于是力量减弱了。
真希望国内能有更多的记者平心静气下来多做些这样的纪录片
比起“孤独死”和死后场景的狼狈,用房间和遗物还原一个人生前最后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链接这一点很能打动我。关于老龄化关于家庭关于生死,片子本身对很多问题没有讨论,但我更关心人类本身。
是个视频类深度报道,但有点刻意深情,留给受访者自白的空间不多,不理解的还是不理解
题材是好的,但是拍摄和剪辑有点混乱,不够清晰
蛮好的,展示了真实的我们不愿面对的人生可能必须要经历的一面,这样想来,我和我的家人,我们目送亲人的离去,是好多人都无法企及的一种幸福。当然,也可以说,是好多人避之不及的一件事情。单就这个片子来说,它引发了我更深更远的思考,关于日后我如何面对我自己,如何面对周边的人,如何处理好那么多复杂而又可以给我温暖的关系。在这一刻,感觉到了自己的幸福,可算是舒了一口气。PS:平心而论,这个记者在面对已去世的老太太的女儿时,问得问题有点过于尖锐和有失偏颇,虽说我们都是带着偏见去看他人的,没有人能完全客观,完全抛却自己的价值标准去看待一个陌生人,但还是,努力去理解他们吧。人生不易,谁愿意看到自己的母亲孤独地死去?即便她们关系不好,即使她有错,在母亲死后的今天,也应该得到体谅。
建议至少看看截图,很罕见的视角,作为”特殊清扫公司实习生“去近距离体验孤独死现场的纪录片,部分画面可能不适合饭点儿看,比NHK那个泛泛而谈震撼很多(但没有过于恶心的画面)腾讯视频可看高清,不长,1集10分钟,一共一小时多点。也可以选择听故事FM上那个广播https://www.ximalaya.com/toutiao/7878702/322310843。或者文字形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790617806218095&wfr=spider&for=pc
当你看破这事实真相,你就不再纠结不再抱怨,万缘放下,阿弥陀佛
关于孤独死的纪录片,看完居然觉得很平静,每个人生来是孤独的,死去的时候也是,活在当下吧,珍惜每一天…
素材很好,拍的很可惜
其实,又何止是日本。我们走在同一条大路上。
一个中国人不远万里的跑到日本,为孤独死的老人们收尸。是共产主义精神吗?还是身为一个记者也不敢承认中国有孤独死的老人?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论调,装什么装?拍得虎头蛇尾,但还是揭示了一个真相:不论终身未婚,还是有儿有女,大概率都会孤独死去。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死去也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