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2021我真的很喜欢这种不停重复单调场景意象的电影,超出我想象的好,以为是轻松的喜剧,虽然日式冷幽默从头贯彻到尾,很喜欢结尾。
黑色幽默的反战片:有山有水不知流年的小镇,专门训练僵板如机器的参战者,无所谓谁是士兵谁是小偷谁是警察,谁犯罪谁无辜谁正义,更无所谓仗为什么而打;上战场如上班,丢掉胳膊就等于丢掉工作,得罪不起的不是敌人是老板;老板有权前一天夸你是团队脸面,隔一天就骂你是智齿盲肠,人不是人,是随时可忘的名字,是随处可甩的锅,是随时能拆的零件——这片子反的又何止是战。全片无处不在的强迫症简直要逼死强迫症,整个节奏就像停成一条直线的心电图,只有结尾的优扬小号放松出一丝弹性,然后就没有然后,犀利程度还是差一口气。但或许这就是片子想要的感觉:对于本该人神共愤的残酷,只要糊涂,就可以毫无反应。
【上海电影节展映】寓言电影,质量惊喜,泪目看完。以最呆板的形式批判刻板,以最荒诞的方法宣扬反战。无意义战争如机械上班下班,正义与黑白像时钟颠倒混乱。妻子竟能说换就换,接待不能想搬就搬。看不见的敌人可以任意抹黑洗脑宣传,看得见的权威不容质疑背叛。负伤断掉手臂回应责难,手捧儿子骨灰难以添饭。一条河水隔阂人心在两岸,一曲蓝色多瑙河唯余温暖。
#siff2021#dbq看睡着了哈,睡得很香,大概是跟曹杨影城有仇哈,明年真的决定绕道走哈。电影感觉大概就是讲了个人被异化成“战争机器”的故事?机械、呆滞,最后上点反战的价值,感觉似乎并不是很新鲜诶……anyway,我睡着了所以也没什么发言权就是了,打扰了哈……
确实是未曾见过的日本电影,导演的风格非常突出。在故事内容之上,表演与镜头的形式更是强化表现了官僚制度的愚蠢低效与战争的无聊空洞。但对于这种像是RPG游戏与2D漫画混搭的真人电影形式是否是一个好的“作者签名”,我还是持保留态度。
3.5国家机器将人制造成机器,僵冷的表演概念、无意义对话,形式主义在片中被坚持到底。起初显得有点矫作,但在不断地复沓后反而变得非常直接、准确、简练。
24thSIFF#自发的僵死。在失去天光的清晨:我察觉到连声音都是拼贴的。没有时间/找不到参照的银幕时间——无影像的场景游览。非人的公共社区电影:机器人拍摄的,始终在场的舞台剧场。对白限制在景框内;镜头起来平移倒退,摄影机不会想象他者的日常。所以只能用失神的状态来穿行演练现场:稍微还原出此刻牵引的情绪。
对面的威胁来了,必须请大噶康康我们的意志啦!那谁,把鱼糕的钱报了
形式大于内容,也就只敢反思到这个地步
21上影第六场又是你,竹中直人!
9.1/10#siff24th简洁干练同时极为动人,镜头不多一也不少一,每个镜头都有其魅力和质感,生硬和僵化的风格并未被只当噱头,而是被自始至终地维持。所有幽默也并非不合时宜,这类日式综艺般的反复和推拉笑点恰巧符合了这个“战时”小镇的一种集体性失忆和失语与失思。时代与时间被分为二,时代是干涸凝滞的,制服和木屋似乎将其卡在一个战后与现代之间的架空缝隙,而时间却如同那个战士背的钟,一格一格地走,而时间也正是这样被起床,基地打卡,射击,乐队排练,离开基地,打饭,炖菜店等一个个“日程”分割着,并在重复中进行着流淌和跃迁。片铜入饰演的打饭婆婆如同大林宣彦《海边电影院》中的售票婆婆一样动人。
SIFF新衡山枯燥单一的节奏反映官僚主义和战争对现实和人的异化,只是不变的节奏看的人很累,最终以观众的难耐参与了影片的完成
形式感,像游戏一样的形式感,人只能在一条线上有序的走着,这种感受令我觉得微观,镇子即世界的设定相当成立。美术部分当立大功,几个景就把设定做得完美无缺,自成一格。比较失望的是音乐的部分,音乐放在战争设定下的效用比较固化,所以一旦这个元素出来,期待的结果也随之到来,本片以特定的形式自然是打乱了叙事节奏,但并没有突破,导致下半段处于一种鸡肋之感。
机械式表演架空战争
故事太呆滞,还好还有故事性,不至于太无聊。
形式很有趣,在日影中算是很大胆的一次反思:缺乏思考的老百姓跟NPC毫无区别,先扔出原子弹才会被还以原子弹。无论周围的人多么麻木,总会有人愿意追求真理,成为真正的人类。
很直白,讽刺官僚主义,反对战争。
反战电影,做的还挺有喜感。
非常直白地表达反战的观点。一个架空背景的小镇,每天都在和对岸的小镇打仗。乡民不知道何时开始打仗,也不知道为何打仗,更不知道打到何时。每天只是机械麻木地如同上班一样去打仗,盲目地重复着一件找不到意义的事,并因为这事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更为夸张的是,你在这小镇生活,就不得不去打仗,不然你就活不下去。太过直白,所有观点都能看懂,用枯燥表达呆滞,竟然荒诞得可以。
缓缓打出了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