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编剧开了天眼,预见35年后的事情,于是写了玉岩镇(寓言镇)的故事。不过美中不足,编剧把预言镇的基层工作人员写的太好了。
八十年代真的是风气大开,尤其是文学和艺术。2022年的防疫大局和电影中的防震部署有着神奇的相似。全剧的点睛之处,群众不需要知道真相,知道结果就行了。
玉岩镇,寓言和预言。乌合之众,媒体传谣,以讹传讹,责任绑架,官场推诿,民众不需要知道真相……2022年看内容也不过时,且依旧在发生着。
你不结合现实去看都不知道80年代的电影有多牛逼,本故事纯属虚构,但每个细节让你确认就是现实回归。
为什么非要让群众知道真相呢?知道结果就行了嘛!
比疯狂的石头早20年的疯狂,今天来看仍然打脸。这部电影终于解了我童年时代的一个惑:我清楚地记得88-90年左右我们镇上的地震传言,当时隔三差五就有人散步即将地震的消息,或许这些传言真有可能是受这部电影“影响”的。结尾10分钟的会议太精彩了,足以永留中国电影史册。一座疯狂的小镇,就是一个泱泱大国的缩影。这样的荒谬,若在平时我肯定放声大笑。但在今天,我却再也笑不出声来了。
好电影。没想到是嘻嘻tv6放的。玉岩镇就是寓言镇,余供销、陈邮电、李银行、张供电,王不朽,杜不明,刘不断,吕不顺,赵不见,.啊哈哈哈。多好的寓言故事啊!荒诞而真实。国产电影这种写法可能只此一家,竟然还是1987年拍的,而且从来没听说过这部电影。恐怕以后也难得再见了。
电影结尾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坐在里面的人说“为什么让群众知道真相呢?”铁链如此、口罩如此、历史如此……古往今来,人云亦云,捕风捉影,乌合之众,官官相护,掌握权力,结果电影后几十年我们依然在讨论这个话题,只是从前还敢拍成电影,如今只怕是暗语都说不清楚。
一部不过时的辛辣的讽喻电影。既有「不折腾」的历史反思,也有反对官僚主义的现实批判。可叹的是,电影海报还是那种文革「群丑图」风格,有一种「语汇」已经融入民族肌体,反对它的时候也在使用它?「这里记载的是一段往事,尽管已经记不清时间和地点了,尽管有些不可信,甚至有些荒诞,但它确确实实地发生过……」抛开寓言体的形式,影片的母本可以追溯到王蒙50年代发表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3月12日:对《疯狂的小镇》产生观影兴趣并截了图,当时豆瓣828人评价8.7分;3月23日:观看《出嫁女》《福利院的孩子们》等片那天决定观影,但由于时间有限,就推迟了;5月7日:终于要观影时突然发现豆瓣已经1700多人评价升至9.0分。长期以来一般情况下习惯性看正片前不先了解故事内容的我更好奇本片的剧情了。观影过程中便猜测最近突然评价人数增加涨分的原因,看完后翻阅豆友短评,八九不离十。“…-事情的真相?怎么说才是事情的真相啊?我看不好讲吧?…-为什么非要让群众知道真相呢?知道结果,就行了。…-我看还是把事实真相如实地告诉给群众。…”→最后10分钟的戏份尤其是临近结尾的对话台词升华了影片。曾几何时这样切实又荒诞的情节还能拍成电影,如今网络一些真实的声音影像都免不了被和谐的命运,更别妄想根据现实拍一部《疯狂的大城》了。
黑色幽默。写实主义。社会心理学。
集体意识在继续莫名恐慌和不安全感一直在心底等爆发先是老人闲的没事说天热的异常就有好事者传言地震供销社觉得有利可图顺水推舟卖起积压囤货等老百姓搭好帐篷结果没有地震领导开了场大会找了个老师结案尽管比同类型《黑炮事件》晚一年极具讽刺意味的会议场景还是很惊艳摊本拿笔抽烟愚民为乐
跟2022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片尾的青年书记还抱有改革的决心,而2022的青年书记则坐在办公室里把玩“厅局穿搭”。是的,历史彻底终止于八十年代末的那一天。
愚昧、造谣、保守、捕风捉影、三人成虎、官僚的无能和推脱,在几处多重曝光、慌张特写和显而易见的细节中,尽显讽刺和荒诞。尤其那几场会议,矛头所向最后还是知识分子背锅,官僚的嘴脸,真是太形象(“为什么让群众知道真相,知道结果就行了”)。历来如此,近来更甚,玉岩镇原来就是寓言镇!没想到网上现存的只有CCTV6的片源,87年的写实荒诞,现在这环境也是拍不出来了。8.2
和T省、黑炮可连起来看,80年代这种“寓言”题材的探索,现在看来都是时代的眼泪,影片当然比较糙,但剧本出色,完全可作为舞台剧长演(我在说什么外宾话),主题可以深挖至文化中求真的缺位或者说让渡,对bureaucracy的模仿到位(阅字挂墙、临时小组、群众真相、丧事喜办),不,只要模仿就是猛料。
好一出醒世预言啊,日光下无新事或天道好轮回或新朝旧事,现状的镜像或谶语,特写/镜渊镜头中口口相传的谣言,马上席卷为盲从的集体恐慌,一场人为恐慌是如何形成的——万人空巷+抢购风潮+基层部门口号作战+各种商业/政治投机,亘古未变的寻官庇护的民众最终沦为面目模糊的伤者、失踪者甚至死者,结尾长桌构图+动作整齐划一和稀泥式总结会是官僚系统绝佳缩影——“为什么要让群众知道真相呢?知道结果就完了。”(现今看来令人震惊的创作自由,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现实主义吗?)印象深刻的三点:1、所有人的名字都以职位代替,皆“平庸”的螺丝钉而已;2、唯有两个年轻人提出让群众知道真相——未来希望仍属于年轻人;3、知识分子再次成为替罪羊,妙啊。
看的又想笑又想哭,想起当年第一次读《动物农场》的感受。多讽刺啊,三十多年前杜撰的桥段却是我们生动的如今。谣言四起,哄抢囤粮,从混乱的基层管理和人人自危的群众,从专业人士的百口莫辩到最后官僚形式的领导总结发言,像一个个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今天的我们的脸上。为了预防一场不存在的灾难却制造了更大的灾难,而群众最后或许也不会知道真相。正如领导的总结:这件事情,谁都有责任,谁都没有责任,每个基层干部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可同时他们每个人的行为也都有一定的正当性,但其实这才是最可怕的:这是一场系统性的灾难,并不是说当你替换掉哪个零件就能解决问题。然而真的无解么,不敢想了,只能感叹历史的轮回就这么在这片土地上一次次重现,而置身这时代洪流中的我们是多么的绝望和无力…唉…
美好的八十年代,寓言体故事,以为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明明是管理问题,表面上却是知识分子背锅。马克吐温说得对,历史不会重复,但总在押韵。
尽管看上去魔幻,但其现实精神依然在当下震聋发聩,电影中甚至做到了对体制内乱象丛生一黑到底的描绘,所要讽刺的绝不仅仅是三人成虎,结尾的总结大会更是突出成为全片的神来之笔,观照当下,更是耐人寻味。
“成员有:王不朽、金不换、陆不平、刘不断、吕不顺、赵不见”……演到信用社和邮政局紧急动员这个区块,喜剧套路风格明显失控。之前的采购物资和烙大饼,也荒诞可笑,但可笑的机制完全建立在银幕内外信息差,也就是说观众知道怎么回事儿而剧中的参与人不知,他们始终保持在一种偏写实正剧的演绎模式,信以为真,紧张慌乱,全情投入。可一旦都开始捋不顺照不见了?就拐向了另一种高度间离近乎恶搞的喜剧形态!好像弗兰克卡普拉的电影半道突然画风突变成了梅尔布鲁克斯?……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