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很简单,是关于三角恋的,但拍得极其唯美生动。而且,我发现在皮影戏在德国还挺流行的。导演把光影效果扩展到了重要地位
媒介自反性在这部被忽视的经典里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光和影的关系是本片的核心关注点:影片里一切的怀疑和心魔都有迹可循,而光的位置则可以把这些蛛丝马迹扭曲放大,投影在观者的心底。而当光方向改变,观者成为了投射在幕布上的影子本人。银幕上上演的心理大剧能否成功便完全取决于摄影机的光如何照射。最终,电影内的电影成为了一部警世通言,而片子本身最后也走向清晨,警示着所有拍电影的人要智慧地选择自己的光,让人看到恰当的影。
血红的剑与中国皮影戏,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场催眠下的梦,要么就是自己的影子跑到舞台上爱恨情仇去了
影子秀,影子蒙太奇,影子叙事
大量运用影子表达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最后的戏中戏结局应该算印象中同期电影最早出现
疯狂的元电影(既是文本的:光影恋物的、情结投射的,也是身体技术的)。演员谱的影子游戏,从Verfremdung的中国皮影到肉身的西方影戏,妖冶的现场管乐。妄言:表现主义电影都是元电影。
影子!影子!影子!
催眠
看比赛直接mute掉,关于家庭回归。克拉考尔对此片评价甚高,认为其时被忽视的佳作“光与影的表现委以重任很能说明影片同样是关于本能的影片”。类似皮影戏的催眠心理学重头戏没人不会惊讶,比较特别的是影片尚存两个版本,修复版根据现代艺术博物馆馆藏,全片无插卡,难怪时年“仅在电影学家中引起回响
有一段皮影,基本还是戏剧的表演模式。
影片没有扭曲怪异的布景和夸张抽搐的表演风格,所以算不上严格意义的表现主义电影。影片其实是一部元电影,一场1923年的电影实验,导演借此探索电影的本质。首先影片通篇没有字幕,说明电影是视觉艺术,可以只靠视觉语言就吸引观众,让他们看懂剧情。其次影片对光影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它可以作为叙事要素推动情节发展,可以增强画面表现力,同时也具有象征性,暗示某些内容。影片中皮影戏和电影内容完全一致,暗示着电影的本质就是皮影戏,它是一种光影艺术。而男主从怀疑妻子出轨到发现妻子出轨,再到疯狂复仇,最后理智崩溃,一起都是因为影子,说明电影作为的光影魔法可以在人们心中产生幻影,最终蛊惑人的心智,影响人的行动。影片之外的所所有人的行为也印证了这一点。结尾男女主望向窗外,目睹着街上发生的一切,暗示着生活本身就是一场电影。
镜子、影子、戏中戏,手影做出的各种奇怪暗示,中式(?)皮影小人真魔怔
光影魔术手,皮影戏;无插卡字幕。
德表名作,最炫技的默片之一
故事充滿瘋狂和極端,舞台劇色彩的設計,因為光影的對比十分強烈;影子的運動多樣,慾望、曖昧距離、角色的心理、未來的預視等,是一部十分出色的電。
3.5星,皮影戏过渡到戏中戏一干人等在皮影师的影响之下进入了一种催眠状态,最后这个幻觉中的故事成功的影响到了现实生活。。。比较有趣的其实是仆人的那条线那个年轻男仆的黄粱一梦项链从手中消失真是神来之笔。。。PS虽然没有任何字幕卡却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叙事。。。
尼玛就这部老子睡过去五次
虽然无字卡,但感觉不如最卑贱的人
竟然看到皮影戏
对于当时来说应该算是口味蛮重的电影了,无字幕,大意不难理解,光影是本片的主题,尽管有些粗糙,这类片子的好处是可以想象人物会说些什么,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