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格鲁吉亚人通过游泳来寻找到民族认同,那么亚美尼亚人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集体反思。一边看,一边在思考:这是纪录片,还是电影?其实,不管纪录片还是电影,要把实况或着场面调度处理得这么振奋人心,还是需要亚美尼亚人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认同。往往豆芥小国把民族认同抓得很紧(笑)。
人潮汹涌感觉你,党的政策亚克西
角度音乐节奏,人的力量强大到让神畏惧。最后有力的武器,情绪。镜头旋转。老毛的人多主义。
不了解背景资料,仅看形式的话,与《持摄影机的人》类似,蒙太奇学派的诗性作品,画面饱满而有力,情感充沛。的确可以做声画关系与画面内容的细致分析。摄影甚赞。
本片的蒙太奇无时无刻不在对立、呼应。虽然看上去很像《持摄影机的人》,对民众生活做一个全方位展示,但本片更加追求技巧上的形式感。且联系到亚美尼亚在苏联的背景可进一步分析其背后意识形态的不同。
是我还在对这种毛式大特写和蒙太奇审美疲劳么==
命运、民族、我们。
以形式的眼光去看内容,去割裂内容
人类的生产生活、婚丧嫁娶、战争革命、喜怒哀乐………
事件、场景、人物、脸孔,即使不了解背景,每一个镜头都令我们思考“我们……”。镜头、剪接、配乐都很喜欢。
8。我们是什么
奇怪的人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s411h7c3
画面不错,音乐稍微过了点
间隔运用之外,利用先前建立的视听对应关系,在一方缺位的情况下形成新的组合效果
佩莱希扬三板斧:局部特写重复剪辑咏叹调
1969
有趣
pelechian一直不停的使用重复来创造一种冲击感,而这些重复镜头又都是存在与一个间隔之中。在电影里,重复的使用,是为了达到一个时间的象征,从而再现一个过去的回忆。可以是政治的哲学的精神的等等。这些不停重复的画面,就可以得到一种新的象征一种意义。一种潜在的不停更新的情感。
民族幽灵的轮回重负。能看到Pelechian在转变了,怎样处理好人群?依旧难解。得等到七五年的四季。十五分钟那孩子...实在恐怖。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