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仿若是照着安娜.卡里娜的模子,找来自己的亲妹妹扮演安妮塔,可惜没从此成就又一段戈达尔和安娜式的影音生产史话。作为奥伯豪森宣言后的新德国电影首作,此片沿袭着隔壁新浪潮早玩了若干年的那些即兴、跳接和间离,却不是以粗糙的姿态去宣判“爸爸的电影死了”,而是深入高速发展的西德社会内核
女主拿着手提箱从68min开始长达六分钟的游荡就是片子的核心
看克鲁格的电影,就感觉德国电影经过朗和茂瑙等的辉煌后,一下子就到了他这里。他的电影的那么多默片的影子,也是在隔河向遥远的先辈挥手致意。
吃饱了饭没有事的人才看这种电影
5/9/20067:30pmHKFA
【大光明1厅2K修复版】“德国新电影”开山之作,亚历山大·克鲁格长片处女作。1.法国新浪潮气息浓郁:异质性影像拼贴(剧情片、纪录片段、静照、定格动画、超现实场景、快动作等)、跳跃剪辑及以上手法突显出的间离效果都令人想及戈达尔,结尾直视观众的特写长镜则让人忆及特吕弗[四百击]。2.但影片实而深具德国性:从东德逃往西德的犹太女孩,不断在影像中受追捕、面临审判,一如那句洞穿灵魂的字幕“昨天会在明天到来吗?”,而打乱穿插的时序(及昔日纪录影像&手指被压断的幻想)似乎也昭显着(实际片名)“告别昨日”(拆毁旧楼)的不可能,在逃避与直面的纠结中,德国民族式的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对过去的应对克服)贯穿了全片。3.声音游戏:在消音默片、有声旁白与对话音轨叠加间轮转。4.女主身着黑大衣提着行李箱在桥上走。(8.5/10
boring,看开头就知道全部意图(社会批判)所以中间视听和叙事再怎么放飞都只让人感觉乏味。也就教授和公务员那里有点意思。
女性,母體象徵,人類的存在與延續符號,在生活的現實下,顛沛流離,最後在收容所裡黯然等待命運的最終判決;或者說,這個世界、這段人生,就是一個巨大的冰冷收容之所,生命只是一個投棧的過客,想要駐留,但終是被倉皇間打發,人生是一場漫長的無妄之災,蜉蝣的黃梁之夢,刹那的須臾之存,百年孤獨。
影像是新浪潮的社会思考是德国特有的
3.5比较模仿。。。但的确可以和疙瘩构成对比(形式要素/政治观念)。另外,宛如六十年代发生在西德的《我是布莱克》。战争结束了和谐社会又如何?制度和人的双重冷漠,照样让你惨苦地生活。。。
其實我沒太看懂...不過趕腳這種影像呈現的方式源自導演超強控制力==社會背景,以及人和空間環境的關系.
8.5;屍體橫臥在未來
7.典型的受法国新浪潮的影像而使用丰富多样的叙事技巧。独特之处在于混入的大量纪实性影像,与令人怀旧的视听元素,强调德国历史的连续性而非断裂。还记得影片开场的引言么“是什么把我们与昨日割裂,不是裂痕,而是立场的改变。”如此巨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所酿成的,不仅是个体小人物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整体社会的悲剧。
对于导演,这样的叙事已经很有耐心了
明天会成为昨天,而有些人的昨天已经是明天了,逃不出,改变不了
1、亚历山大•克鲁格在影片中是以戈达尔门下走狗的姿态出现的。2、叙事跳跃、静图乱入、直视镜头、手持拍摄,各种打破常规,也随时扰乱观众的注意力,禁止入戏!3、论人的社会属性及出身的牵绊。
是克鲁格的风格……
什么昨日黄花新浪潮,学戈达尔学沟里去了
戈达尔元素过多,跳切间叙事趋于碎片,超现实风味混搭虚实相间手法,一个奔跑在欧洲的昨日幽灵,一个无人幸免的大型悲剧事件。
这是我看过最爱用跳切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