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很帅,没了。
出於種種原因,我保證,沒有任何電影的瘋子,可以比這部片的張艾嘉演得更好。她身上沒有一絲一毫被粉飾的可憐、更沒有編劇妄想的可愛病理,只有讓眼前人想狠狠賞她巴掌、外人們卻無可遏抑湧出想默許暴力這種違常希冀的無奈可憎。張艾嘉演的就是這麼好,即便我很清楚,這表演在這部片是何等脫節。
携着金马百万首奖和张艾嘉加持的光环,成品却乏善可陈。显示了从一个讨好的概念发展到一个完善的剧本中间的距离有多远。导演在戏中堆砌社会议题,效果却极其浅陋而刻意,处理戏剧和人物逻辑时也不难看出稚嫩和混乱,尤以男主角塑造最差。@平遥
全世界用尽方法要把马航从海洋里寻回,他耗尽全力要把妹妹从医院接回。富人从水罐车里源源不断获得资源,穷人在偷了邻居水的叫骂声中耗尽尊严,一桶水映照出阶级;撞了人的赛车不加迟疑逃之夭夭,他撞了人也不假思索扬长而去,一场事故反衬出人性。命似草芥,人不如畜。我们活在这样的人生里丧却分贝。
去马来两次,了解到马来西亚的华语电影正在兴起。这部年轻导演的处女作值得鼓励。张艾嘉的出演,加分不少。
似乎有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墨菲效应带出制度荒谬和贫富差异,令人唏嘘。从找议员和砸车开始,批判意识变本加厉,反而显得刻意。结尾偷来的车与食物换来片刻心安也是讽刺。
剧本无力拍成流水账结尾扳回一局大雨洗刷所有不快惠姗唱道回家吧所有的烦恼都消失吧好像车子一直走着就有水用有冷气吹有鸡腿吃有议员帮忙有妹妹回家可走到头还是继续无望的人生
导演有一个不错的概念,可惜剧本上人为的痕迹有点重,不过首尾的两场意外也正是导演想要的概念。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类时间紧凑的故事,全程跟着男主角的视角,看这样一群穷人如何不择手段不讲道德的活着,最后男主角从受害者变成肇事者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悲剧了,导演的情绪掌控能力也还不错,收尾很漂亮。
2.5如[德布希森林]前传,崩坏的亲子关系只有在高楼大厦的游离独处中才能得到救治,不过省去音乐之后的情感应该如何堆积,导演仿如陷入困顿迷失的漩涡恶性循环。而当最后施害人与被害者的身份互换之后,所谓的因果关系却并未得到深挖阐释,空留"暴雨已至,人生无从归"的惘然。
好好地写一个法哈蒂式(?)的故事不好吗,非要在最后15分钟搞出个因果循环的大蛇足,大败笔。张艾嘉这次演精神病竟然反而还可以,找不到黑点。最难得还是男主了,又帅又会演。
#SIFF20#只有把视角放在底层,才能真实看到不公的社会和不平等的人生。阿强和母亲扮演两种角色表现两种态度。如果现实的痛苦超越了精神能够接受的程度,什么都不知道或许能好过一些;可是如果必须接受必须活着,就会像阿强那样忍耐着眼前的无解。生活施予人的悬崖我们从来无从选择,「要么跳下去要么就坐着」。
既然活成这样为什么不干脆死掉抱怨社会的同时自己还不是一样干了一样的事怨不得别人
跟看之前以为的完全不一样。剧中每个人好像都心不在焉,他们能不能专注一点?
3.5虽在具体情节上有过多巧合的设计,但人物塑造很出色——除却演员表演外,同情或关怀没有被剧本作为“视角”被滥用,困境绝对成立。男主角随意且混乱的行为动机和疲惫恍惚的状态都写的很妙,所谓生活的曙光、成长的弧线也从头到尾都没闪现过。整个电影陷在停滞的困局之中打转、作无用功,恰好贴近人物兜兜转转的生活。
爆发力好强的一部新人新作!简简单单的格局慢慢呈现出马来西亚社会现实,节奏、情绪和画面感都把控的好好。不过作为新人导演难免还是有点过激和浮躁,以后再沉稳一点就很可能成为马来西亚的MikeLeigh或者AsgharFarhadi了。开玩笑。
只有张艾嘉的表演是对的,她的表演中带着启发与线索,引导着故事的走向,同时给观众以答案。而在哥哥跟护士说“妹妹昨天出车祸去世”的那一幕,哥哥的表现像是在谈论一个完全不想干的人,没有悔恨,只会一味发泄他的“怒”。P.S.导演是妥妥的“车祸控”!P.P.S.《论监控的重要性》
片名竖出,于是所谓的分贝人生便成了“贫人生”。
黑咕隆咚长镜头😂,张艾嘉老师是不是一个正常点的近景都木有啊。虽说吉隆坡交通是挺坑的,不过这故事巧合也太多了。主题一直在“结构性贫困”“你弱你有理啊”“大马华人族群处境”“大马官僚体系”之间摇来晃去,所以……夜景着实下了功夫,有摄影和张艾嘉镇场子,真的还算不错了。
分贝,贫!故事描述了生活在马来西亚底层人民的生活。故事不停的描述男主的丧,精神病的妈妈,车祸中死亡的妹妹,无助的生活,经济的压力。但是男主偷老板的零件卖钱,和混迹社会的朋友偷车,暴躁的脾气,不拘小节的行为,让人无法在这种单薄的剧情里感受到男主的分贝。最后幸福的开着偷来的豪车,让母亲吃上顺来的美食,驶向另一个悲剧的开始。张艾嘉的演技在这种影片里显得太突出了。
倒不是非要它给出答案,只是丢这么一堆问题在路上就戛然而止的处理方式,水呀车呀撞人呀,来来回回地绕,还是显得痕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