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看后无从下嘴的那一类好片。复杂,精微。
剧本太好了!我要哭死了...跟相见恨晚一样平常里见得温柔与深情,技法简单又恰到好处得让人喜欢。太棒了,词穷。
真是一对狗男女啊……深情的生物学家从头到尾都很扁平,姿态从容了无生趣。女主和她的丈夫倒是层次丰富,形象生动,让人五味杂陈。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712670781/
结尾是烂尾,如果按照剧情设定还有女主这种性格设定的话,最后她是不会自杀的,这么自私的人怎么会这样,婚姻和爱情都想要没有错,但是选择了不同的对象就是折腾自私,用浪漫来包裹自私之欲,相比来说,Rains的丈夫角色,想要一份婚姻并且自认为对这份婚姻有掌控力的人却显示出了一种隐忍的深情与包容,但是这种包容也在爱上妻子之后有些失控,最后的控诉也是精彩。PS想起来大卫里恩说Rains的表演动作都是卡点的23333
用一种非常细腻非常平和的方式来处理婚外情的故事,就连原配和第三者的冲突都表现得那么克制,这可真算是有教养的极致了。结尾从女主的两难选择慢慢变成老男人如何挽救自己的家庭,他有钱又有地位,又变得深情有担当,什么旧情人什么真爱突然都变得一文不值了(事实上也确实一文不值)
这不比BriefEncounter有趣多了么,虽然一样不好看但内核更有意思。女主和丈夫两个人物分别细致刻画了出轨者和被出轨者的心理,就是浪费TrevorHoward演了个全程菩萨脸的工具情人。丈夫最后对女主的那段控诉写得特别好,然而一个莫名的和解结局又把这段台词给吞回去了。
鞋不如新人不如旧
這明明就是大衛連僅次相見恨晚的作品,怎麼都沒人在提?
相见恨晚之后又一“狂情错爱”。
前面太松,后面太紧。导演的镜头语言的舞台气太重。没想到后面变成了安娜卡列尼娜似的女性主义。从爱情片变成了三角恋。对丈夫的刻画过晚。还好结尾收住了。对女性内心的刻画很细腻,但估计要是被现在的女孩看到肯定被骂死。称之为男性视角的女性形象。但实话说,无论男女,大家都是自私至极,不断地为自己的自私寻找道德依托,实在找不到,就用道歉来自我救赎。如片中女主所说,我就是爱你的自由激情和他的钱与安全。里面银行家的话特别值得中国富人学习“我知道她不是为爱嫁给我,她图我的钱和地位,这没什么,我也喜欢钱和地位,我们可以一起享受。”王思聪,学着点。
经典
表演上乘;剧情有些失望
C+
其实我觉得比相见恨晚要好
更松散但更柔肠寸断
4.5。彌補《相見恨晚》的單方視角。三人間不慍不火的情感流竄,有賴於演員細膩詮釋,理性派銀行家丈夫、浪漫派生物學家情人、勇於承認現實需求的平凡妻子;倒敘中有閃回,漂亮的溶接鏡頭;臉部特寫鏡頭快速移轉,呈現戲劇張力,火車站精彩的恍神揪心戲碼、阿爾卑斯山上的臆想。
7/10。故事从飞机上玛丽的心理独白开始,她住进了瑞士的旅馆,隔壁是旧情人史蒂文,时间由此曲折地回溯到九年前新年派对上二人相遇的场景,不时闪回到更早的五年前两人热恋的片段,玛丽的丈夫发现了妻子的秘密,迫使史蒂夫黯然离开,如今在瑞士雪山的索道上玛丽询问史蒂夫结婚了没,得到肯定的答复,顿时身处迷雾的茫然中,然后坐在山顶陷入了自我幻想:史蒂夫发誓只想娶她,并拥吻起来。独白揭示的潜意识活动和非客观存在的时间,用更为复杂的时空突出了女性的无奈,玛丽所追求的爱情自由是自相矛盾的,她的放纵是建立在丈夫给予金钱、地位等物质基础上,但和史蒂文情意正浓时,又宣称她不属于任何人,不想被束缚,认为富裕的婚姻才能带给她幸福,最终难舍旧情,丈夫也要跟她离婚,绝望的玛丽企图跳轨自杀,还是丈夫所代表的男权秩序谅解然后拯救了她。
3.5
回”家“,soundbarrier,相见恨晚,劳伦斯,印度之行,日瓦戈,瑞安的女儿。"Youwillalwayscomeback."难怪DL喜欢ClaudeRains。快点出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