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1。土航机上电影。前入围2021圣赛新导演单元。7分。2023金鸡看了这个导演第二部,一直还说找机会看一下第一部结果飞机上就看到了,可能效果打点折扣吧(尤其一些比较慢的靠氛围的戏完全只能看个意思),电影方法明确是罗马尼亚新浪潮(不知道片子去了特兰西瓦尼亚创投是因还是果……),除了一天一夜这种经典罗国剧作结构之外,饭桌戏恐怕也是从《432》里学了点东西;很多单场长镜头调度得还算不错。不过影片这个道德压力反倒是很伊朗社会剧味道了。片子最好的部分是头尾关于机器和工厂(以及和人对比)的镜头,资本逐利导致机器吃人这个表达写得还是很清楚的。
一部愤世嫉俗的故事,在寻求真理的同时,审视文化和道德责任。结构虽然简单,但你能深切的感受到主角夹在两个选择之间的痛苦,众多的固定长镜头也使得这种道德不适感更加强烈。
对于困境的强设定,或许能拉着观众相信故事其中的现实逻辑吧,但也就失去了可以表意上扬的空间(这方面法国的工厂片做得很出色)。细节描绘到位,个人非常喜欢萨兹琴,也第一次看到土耳其见家长还需要弹上一首。
MUBI.小细节抓的很好,跟无数的同类影片相比,个人感觉情感有点没有走进去,过于形式了。
发展中国家转型社会的道德故事,前半段非常棒,有伊朗自然主义那种耐心稳健地叙事,细节是加分项(凝重氛围里律师的咀嚼声,糖果店女服务员一边撑分量一边顺手把一块捎进自己嘴里),到男主在未来岳父母面前一曲巴拉玛琴弹唱,基本已经要进年度最佳了。可惜,可惜啊,矛盾爆发后的情节反而弱了,没能刺激观众更深刻的思考。
伊斯坦布尔飞安塔利亚的土航上看完了,这种资工矛盾放在哪个发展中国家都不奇怪。前半段铺垫得很细腻,镜头语言也很美,高潮部分倒是弱了下去。
我的本届金鸡影展最佳之一,有无数个一念之间可以避免悲剧发生,可悲剧还是如雪球般越滚越大,直到这个土耳其最典型的家庭作坊和亲缘社会走向崩塌,将拥有人性并属于未来的年轻人心灰意冷地送出了国家,预示了这个国家传统商业的命运,在这个埃苏丹与现代经济学必须死一个的时期真是格外应景。所有角色个性鲜明、层次丰富,勤恳宽厚一辈子的老父亲可以蔑视生命心狠手辣,一无所有的孤儿寡母仍维持着善良和高贵,小朋友在医院天真烂漫地说自己有辆红乌龟车,那么我希望他永远不会长大。
Nomoresocialrealism…
3.5。有一些后劲不足。前半段的张力和细节都铺成得很好,有几个多角色场景的构图甚至有点像古典绘画。道德的困境眼见构筑了起来,却悄无声息地结束了,琴声悠扬,民声呜咽。
【2.5】困境设置太过俗套。
铺陈坚定且有趣,进入到第三幕后有点儿垮
剧本好扎实
金鸡电影节展映的电影叙事手法细腻,但是结尾着实唐突
剧本扎实真的优势太大了,叙事就不用考虑那么多,尽可能的平稳和抓重点就好。结果呼之欲出,但在风暴之前戛然而止,有点偷工减料也有点万钧之力那么个意思。
3.8-4.0
结尾挺有感觉的,中间想讲的东西有点太多了,大部分都是点到为止。不过能看出导演的野心,期待下一部作品。
#2022金鸡国际影展两个黎明,实际上是两种善意的谎言,都是为了保护,但对男主的保护更像是父权阻碍他成长,对死者妻子的保护更贴近善意本身,谎言或善意,看似毫厘之间,公道却自在人心。男主性格特质很吸引人,虽然柔弱,却温雅而有怜悯,萨斯琴那段太好听了。
两个黎明之间,是无尽的黑暗,一场不是百分百的意外,所有人在道德和法律边缘游离。艰难前行地依旧是逝去的人所遗留的亲属。
两个黎明之间,亦是冲破父权枷锁与否之间。
刚看完,会觉得有一点像学生影片。总体来说还是差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