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想到特吕弗的名言“电影中的情侣都是病人。”
男主角,这位哲学老师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放侯麦的《绿光》看,而“绿光”正是他与少女玛蒂尔达关系的写照,美妙却转瞬即逝。
又名,甜蜜的复仇。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想你的时候,下酒。
"我何必要爱上一个十年内就能忘记的人."
直到最后一刻才明白为什么命名为“白色婚礼”
少女的爱恋总是激进的,她们的思想在身体逐渐成长的同时愈加膨胀,她们认为眼前爱上的那个人就是生命的一切意义。马蒂尔尤甚,或许因为幼年的经历,使她对陪伴自身的那份温暖倍加珍惜,她抱着玉石俱焚的执着追赶既定的宿命,直至溃烂,直到粉碎。我何必要爱上一个十年内就能忘记的人?弗朗索瓦,你就是我的海。
80年代末,理想主义的幻灭。1989年的电影,我还能对法国说什么,无话可说。一个中学老师,年近五旬,爱上了一个17岁的女学生、父亲犯事母亲自杀兄弟贩毒的女学生、曾经出卖身体但却精通哲学,习惯思考的女学生。他爱上了,就必然有了死的味道,浪漫的味道,而死,一定是属于女人的,注定的
“弗朗索瓦,这里就是海。”过度美好而又极尽偏执的爱很美很痛。无论色调还是十七岁的VanessaParadis干净的身体都极像油画一般。★★★★
对哲学老师弗朗索瓦来说,是少女花丛中,伸出一只手。对堕落少女玛蒂尔来说,是看得见你的地方,就是大海
17岁的VanessaParadis真是个精灵。这个电影其实还好,主要是因为有了她,所以加了分。英文字幕看着有点累。
怎么说呢,世界上很多东西是无法去解释的或者根本解释不通、就像两个人相爱一样、两颗悸动澎湃的灵魂缠绕在一起结果却变成了一个天一个地。
看過的最學術的文藝片和最文藝最唯美的學術片…從片頭講笛卡爾的那堂課到下一次弗洛伊德的無意識轉為主角François關於西蒙娜·薇依神秘哲學的書化作暗線到最後留在牆上那句意味深遠的遺言“海洋,弗朗斯瓦,有海洋”我們也隨著這段琢磨不透的愛從意識到無意識再到謎一般的海洋深處不斷下沉…
布里松叙事的清晰与深刻都是超乎寻常的。
、、很久很久很久没有遇到如此深得我心的影片一时失语竟留下了懊恼的泪水原来居然我内心深处都曾怀疑过她、这爱如此深沉如此笃定如此轰烈如此勇、、我也不是大无畏我也不是不怕死但是在浪漫热吻之前如何险要悬崖绝岭为你亦当是平地;爱你不用合情理但愿用直觉本能会抓住你一想到心仪的你从来没有的力气突然注入渐软的双臂;旁人从不赞同连情理也不容仍全情投入伤都不觉痛如穷追一个梦谁人如何激进亦不及我为你那么勇、、
不伦恋题材包裹下的存在与虚无议题讨论。相信自己不孤独的人,回到家面对的是空荡荡的房间和妻子彻夜不归的留电;相信爱是唯一的人,向爱人倾诉自己不堪往事时立刻被打脸。除掉嫉妒和占有欲作怪,也许这两人相爱的基础在于他们一样绝望。这就是海,只有死是确实的。
不是因为她是个天才,而是但凡一个妓女都会懂生活的虚无。
悲觀愛情片,一位哲學老師François愛上了他的一位17歲「任性的」問題學生Mathilde的故事。François和Mathilde之間的情感于情於理都不被認同,但愛的魔力總是那麼悄無聲息。「你見過多少長久的愛情?我愛的是你,其他一切都無法改變這一點。誰知道十年後的我們會變成什麼樣,也許陰陽兩隔,或許你死了,或許是我。我愛你就像之前從沒愛過其他人。」任憑你一直撤退,直到逃去敦克爾克。我一直跑向你,直到死亡也不能使我放棄。樸實無華的場面調度、細膩柔和的燈光佈置、簡約的構圖和散淡的敘事,呢類風格的電影我中意。
这个片子是要再次表现一些时候男人的软弱与自私么。我得想想。
一看到电影我就被吸引了,女主角长得像张韶涵,又有点像俄罗斯名模vlada,男主角身材气质都很有质感。片子是89年的,可是说是2000年以后的我都相信。法国电影一向喜欢出妖蛾子,没想到80年代还是正常的。原本真以为是部好片,又没想到。。。看到一半,男老师发狂掀桌子,女学生一树梨花压海棠,给我吐得哗哗的。我还是看我的低能港剧去吧,至少那些愚蠢的台词可以让我乐一乐。
摄影很棒,但电影剧本似乎过于克制,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学生,他们的内心的波澜,电影似乎只展现出1/10,不过这也是法国现实主义电影常规的表现方式,也微妙的让人喜欢不起来.现阶段的我还是更偏爱戏剧性,也更中意表演艺术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