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phine华丽告别的遗作,当时拍摄条件那么差,她又忍受着晚期肺癌的折磨......
sexnthecity蒙古版
补补柏林电影节的时候又看见这个导演,作品确实很棒我很喜欢
前半段Trans-Siberian各种西方文明百老汇音乐剧犹太同性恋艺术家的精致天鹅晚宴苏维埃三人女子乐团女爵士的超豪华车厢混杂着德语法语俄语无障碍互通的智人文明,而后半段从一个土堆就截断TransMongolia铁路开始,原始自然萨满教式的文明把前半段的一切都冲掉了,虽然最后又重回了人类文明中心巴黎
本片与其说是剧情片,不如说是展示蒙古风情的风俗记录影像——由塞里格扮演的民族学家等一行人,在乘坐经过内蒙古大草原的火车途中被蒙古公主友好“劫持”做客,最后继续乘坐火车返回巴黎的。其中法语俄语德语蒙古语夹杂些许普通话,威尼斯影后塞里格+法斯宾德御用女演员赫尔曼+金鸡影后巴德玛(配角侍女)的组合实在新奇。本片更适合民族学者观赏,其中大量的萨满文化与蒙古族传统习俗、信仰崇拜等多种元素含量过高,本非专业人士有点看得一头雾水。(本片应该是法、德、中三国合拍,妥妥的国际影片)
7.3/10。①西伯利亚铁路上的一群西方女性的生活/互动日常以及之后她们因被蒙古公主指挥的蒙古武士们所挟持(后来被带到全女性的蒙古人村庄)而与当地风俗习俗/风土人情的各种文化交流/碰撞。②运用质感精致有异域风情感的摄影美术、缓慢克制的剪辑/叙事节奏、缓慢或固定的运镜等营造生活化的美感。③作为主情绪电影却用群像叙事(问题同质于河流);作为情节主导型电影主题表达过于散乱+前后段影调割裂(前边更playful,后边更纪实)。
德尔菲娜·塞里格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总体上还是东方主义
异域风情
先锋音乐剧+风情纪录+风光大赏,几乎没有情节,却塑造出了人物、传递出了趣味,有想法,不容易。大开眼界。
裹着民俗志影像外壳的剧情片,只能说太“奥汀格”了!她对东方的执念,就像在影片中借角色之口传达的一样,东方和欧洲是彼此的exoticappeal...让气质和才华兼具的塞里格去演一个类似女“人类学家”的角色,简直就像为其量身定做。
前后有些割裂,前面很好玩,下了火车之后是将近一个小时的“神秘东方文化”的视觉冲击。
标志着UlrikeOttinger兴趣开始转向纪录片制作的作品,一半公路电影,一半folklore纪事。片中有法国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DelphineSeyrig的最后一次银幕表演,晚年深受癌症折磨的她仍然坚持完成了本片的拍摄,这个角色遥遥与其考古学家父亲HenriSeyrig相对应,她的优雅明丽更是让每一段风景都令人神往。
Exoticvoyeurismisnonecessary
PourDelphine
VancityTheatre.
法语,德语,俄语,蒙古语和普通话大杂烩。喜欢蒙古元素和蒙古传统民歌的可以看后半部分。其中的《鸿雁》是轻快的短调,与内地绵远悠长的版本很是不同,还有《劝奶歌》《送亲歌》等,都可以对比来听
没有中文字幕。。。强忍着看完了。觉得没啥意思啊
没有中文字幕,看不太懂,不过影片中不同语言居然可以顺畅沟通也是厉害,我只能听懂里面的普通话…不过里面的蒙古语怎么跟韩语好像,难道说朝鲜半岛的人学蒙古语会特别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