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后即焚,不可说。
i'mthewifeofMao以及总把“thebook"听成boob...
omg看了德国23年版的,简直灾难,从历史到审美都一言难尽。
天啊要不是上课学都不知道还有这部歌剧...
第三幕没法看,我看女翻译们长得更像江青,江青像蔡英文
第三幕太难懂了。床戏太多,不明觉厉。
《尼克松在中国》显然不是靠旋律,而是靠和声和织体取胜的歌剧,亚当斯的音乐写作充满了富有生气的和弦进行。而剧本上则要克服戏剧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它不关心东西方文化冲突这个典型的戏剧点,也不在乎政治上的那些电光火石,而在进行中愈发趋于自省,让本就是刻板印象的人物去摆出沉思的姿态,到没有思考余地的地方去找不到答案。因此,超现实的第三幕才显得没有焦点。Met的这版最好的是两位夫人的第二幕,一个简约一个浮夸。把中方的戏肉放在富有尊严的周的身上也是很正确的决定。
看了几个版本,都还可以吧。这个版本的最后一幕里有耄坐在床上,一个眼镜美女给他撸,同时尼克松在另一个床上因为水门事件愁得死去活来。
极简主义音乐作为这部歌剧的底色。以西方左翼的目光审视这一历史事件。三幕剧层层递进,从一种理想主义的宏大叙事,逐渐转向一种精神分析的个人叙事。台词太棒。
你们搞滴这么难,看得懂吗。。。全方位地黑啊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吃得消,个人非常喜欢,喜欢到MetLiveStream看了两遍全场,然后从eBay上收了二手蓝光。只是不管是哪位来写minimalism,都不如Glass百听不厌。
作为一部八十年代的历史歌剧,选用这个题材再合适不过了,然而更关键的是怎样去处理这段厚重的历史。亚当斯选的切入点更多放在人物的回忆和内省上,尼克松在遭遇水门后和妻子回忆之前的军旅生活,而周和毛则想到延安那段艰苦激昂的峥嵘岁月。第一幕的高潮是毛的出场,音乐转急加快,毛在三个秘书的簇拥下尼克松蹒跚走去,她们将视情况的不同放大毛的话语或是与其形成相位偏移的极简主义织体。全剧的焦点被放在第二幕的一场剧中剧上,演出的最后场面彻底走向混乱,看台上的各色人物都进入戏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江青唱段的最后她高举红宝书与周对峙,红宝书与周的额头齐平,江青的表情傲气十足,而周则一如往常的严肃平静,看不出情绪浮动。第三幕终于周的一段咏叹调,回忆的同时开始反思,“我们曾做过的那些事情究竟有多少是正确的”,余下只有沉默。
非常前卫的处理,极为抽象诗意的歌词;内有红色娘子军【戏中打破第四面墙的戏中戏】;每个大场景开幕前都有个带床的小场景,仿佛在把角色私密化、个人化,把焦点从历史人物引向人物历史;最后一场群“床戏”有种历史、现实、记忆、幻想混为一谈的感觉
一种真正意义上历史题材的艺术性的作品,它符合我对于怎样描写历史的艺术作品的构想,在音乐上也是这样:某种马勒的、肖斯塔科维奇式的打击乐和瓦格纳风格的结合。第二幕和第三幕的音乐有些无聊,江青的演员长得不像。
通过一首曲子得知一部电影的兴奋
从编曲到剧情,挺一般,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江青的唱功了。
猛片。“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有,有,有一种神秘感。”
4.5星。看完第一幕觉得有些平淡,不想后两幕可谓愈出愈奇。全剧高潮在第二幕的红色娘子军剧中剧,最初只是一个芭蕾舞段落,但从尼克松夫妇参与剧情的一刻起,现实和戏剧的边界便开始渐渐模糊;直到江青踏入舞台训斥演员,举起红宝书高唱Ispeakaccordingtothebook,整个舞台遂在混乱中完全变为对中美意识形态对峙和十年偶像迷狂的隐喻。不断重复的旋律是极简主义音乐的特征,但这部剧里常有大量歌词随着旋律一起重复,有时颇具奇效,比如对“干杯”和“thebook”的重复;有时也略显滑稽,比如尼克松刚下飞机时激动地反复唱着“News”和“history”,情绪天真得几乎有些鬼畜。相比于意大利语和法语,英语辅音较多,这一歌剧演唱中的劣势在“News”唱段里也很明显。
用歌剧这么表现历史并不多见。前半段,用了当时尼克松的随行人员的照片和会议记录做基础,十分贴近史实。后半段,创作者已经不满足于“当下”,开始脱离时间叙事。台上每个人物都有极丰富的生活经历,蜻蜓点水一般的扫过他们的过往,表现他们的感悟,有创意,但也很混乱。采访演员的时候,主持人问到,和在世的作曲家合作有什么不同?演员答,可以给他打电话,哪段不好唱能不能改一改。
红色娘子军那段也太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