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这一次是巴赫。期待了很久,难免有点失望。改名字,也是另一种寻根吧,完全缺席又意外遇到的父亲,存在但又实质隐形的母亲。不知这个女孩子是不是跟MariyaSaakyan有点相像。想起小学时做过一个参加“自杀兴趣小组”的梦,然后梦中的sensai就是妈妈。
亚美尼亚人的《沙拉坎》,一首由九个部分组成的歌曲,让我们逐渐接近它的意义,玛丽亚·萨卡扬的新电影进一步发展了她的第一部电影《灯塔》中明显的诗意发明。它以一个14岁女孩埃夫里迪卡的世界为中心,经历了青春期情感的第一个极端,并以互联网聊天室和手机录音为中心,对她的私人世界进行了实际而富有想象力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