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烟花,并不是要考验注意力,喜欢看什么,什么就会被看到,在嘈杂又疯狂的声响中,沉默一直存在(只有一个银幕在“说话”),而瞬时的无声才是真正掷地有声的时刻,这些声音引领着我们;费迪南在《狂人皮埃罗》中宣布要真正捕捉生活本身,它的空间、声音与色彩,沃霍尔用他独有的凝视与表演性给予了回应;如果展示生活本身会被视为是先锋派的行为,那一切都应该是先锋派。
意义大于电影本身。不止是60年代,甚至在现在看来,一样没差的文艺青年虚无状态。本片在流行艺术,反叛精神,性别模糊,药物致幻等颓靡年轻文化上有非常伟大的先锋意识,不管是不是伪记录片,从理解的角度思考也就没那么烂了。
补遗,以前看过,实在是不喜欢先锋电影,但是喜欢里面的银幕分割
有毫无边界的放浪追求,几乎无法承受的孤寂苦闷。安迪·沃霍尔其实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导演,不少影片基本上用不着“导演"这个动作,他的摄影机只是对着某个物体进行长时间拍摄。
长镜头中一场场连性爱都疲软了的虚无狂欢~并行的明暗
屏幕一分为二,内容东拉西扯;艺术即生活,所见即所得。
展览电影就是烟花电影,扩延电影就是放大电影(cinémaélargi)。
百无聊赖是安迪啊,亏得他是那个时候红的,人家可以说这是实验这是先锋如果放到现在要是这样拍个片子糊弄了事,人家肯定会说你看这个安迪连个富二代都不是,还想搞艺术,省省吧~~所以这片子绝对是论装逼到位与出名早的必要性
AndyWarhol的这种实验电影我真欣赏不了==
很抱歉,我快进了,因为我实在忍受不了这样无趣的,分屏的讲述,抬头一看,才过了一个小时而已...本片的记录方式是独特的,哪怕放到今日依旧是难以理解的前卫且独到,然而这只是一种想法,并不能撑起一部电影。也或许,本片根本就不能算作电影。
的确是一部超十星的作品,拿到50年后也不会过时。可以充分看出安迪·沃霍尔对影像和艺术的理解有多么深刻和超前,并且充分发挥了影像的可能性。而且其实是种概念式的美,想象一下能同时看两段影像,但都能同时接收吗?很不可思议,非常不可思议。
9.0/10。①如豆瓣简介所写:一群波普青年在雀西旅馆的各种聊东说西谈天说地。②通过粗糙影像、生活流叙事、分双屏(两个屏幕是互不交集的两波人各自的生活)、自然光、嘈杂的声音与环境音等渲染纪实感。③两个屏幕光线上永远一明一暗,以此帮助观众视觉上分开两波人(由此可推出如果有色彩【有些地方确实有】,该片可使用更多分屏)。③很多影像元素太平庸(场面调度、剪辑、等);播放过程中永远一屏静音(即使人物在说话)一屏有声,不符合现实逻辑。
A,#FIFF12NBCS#,这才是“关于无尽”吧。挺费神的电影,左右分屏并不因为人有两只眼睛而能同时看,眼睛的焦点要在左右来回切换。黑白彩色进化退化,无声有声此起彼伏,刺激着官能感受。最妙的是看的时候幻想自己是第三块屏幕里的人,也在运动。
3个半小时的怪胎秀真实地记录了工厂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但它不是纪录片因为它首先不是电影,是影像,所以它不能在影院里放在影院里坐着看三个半小时的人是傻x,我就在想我是多大的一个傻x啊不像沃特斯的那帮人又恶心又肮脏沃霍尔工厂里不管是同性恋变性人至少都很漂亮而且出奇地聪明
其实就是胡屌扯..
幾度昏睡幾度醒來。幾乎要動用火柴棒來強行分開我不斷接吻的上下眼皮。首先是因為Nico的同名專輯太喜歡了,就一直在找Warhol的這部。結果再次證明,偶這種2B青年,是看不懂實驗電影滴~只是在那個年代可以拍出這樣一部影片,勇氣可嘉。給三星鼓勵下。文藝青年們,加油!
相较于被称为返祖电影初期的《帝国大厦》,《雀西女郎》的“看”已经不同于在长时间的看中让人注意到看本身和等同现实时间的流逝,而是在分屏中,制造了该往哪看的疑问,并列所产生的蒙太奇效应其实并不强,但在单一音轨的引导下,刻意忽视一旁,注意另一旁的现象倒是点明了人类注意力的优先度问题,完全消除音轨后的并列制造了一种目光摇摆,但在摇摆中我们所碰撞出的蒙太奇,除了当时生活的图景丰富之外,也难有什么其他意味,但这时其他元素的相续加入,又开始了注意力的再次比较,彩色-黑白、变焦-定焦、移动-固定、美丽-平常的多种对比在并列中极端明显,个人的视角选取最终有了很巧妙的意义,好似一次个人测试。
Muséed'artmoderne
有字幕,只坚持了半小时,放弃
虽然从学生时代就有切尔西旅馆情节,倾羡他们的旅客把它当做乌托邦的存在,佩蒂史密斯《只是孩子》中说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王国。安迪沃霍尔就是臭狗屎,尤其拍电影方面,那个胖女人说要给房间贴上银色的纸要再造个银色工厂吗?帝国大厦没看完,这部倒是睁大眼睛看完了随着年龄变大更讨厌安迪沃霍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