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乡音无改。西方人总是会问,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否有揭露政治,也总是会为中国收藏家的大手笔所惊叹。艺术逃脱不开政治,无论何种形态,这也是影片一直在表现的,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亟待爆发的力量。
8分“艺术就是遭遇战,你不知道敌人在哪,没有前方也没有后方,但你一直在斗争。”艺术家之间的对话比起这个庸俗的世界实在有趣得多,每一段对话都值得回味。当这个时代的浪潮褪去后,能够留存并记录这个时代的只有艺术。
用很多快闪的镜头回顾人类艺术和政治史。但从整体上来看,缺乏戏剧性,缺乏幽默感。“这奇奇怪怪的光明世界”“我就是个小男孩,经常想放鞭炮。想吓吓别人,没想到总是把自己吓到。”
创作的时候要害怕。焦虑也是必须的。/一个三个人的团队,真的相当不容易。
7分
蔡的wang帝的wen墓就是幽默点啦!艺术家都特别能说,我是分不出来里面是有实质内容还是用来闭上他人的嘴啦。
不太懂当代艺术,但片子拍得写实,本真也是一部艺术作品。
……很幸运坐在第一排……大概是这辈子离蔡国强最近的时候了……
内容四星影片三星
厦门点映,在b站补完天梯来看的。前者是cai作为个体对艺术的热忱,这部格局更大,集中认识了很多面孔,新鲜有趣。没有中国故事后的中国作品能做成什么样?确实,现代作品可能过于依赖所谓的中国元素,但又何尝不可?最喜欢政治波谱那一段了😁
时代怎么样?
在厦门刚看完片子,蔡老师发出了很多思考,是一把火🔥点燃很多思考
很深刻。艺术本身的语言才是能否推进艺术史的关键,拿掉哪些话题和标签,退回艺术本身,你的艺术还有意义的话,那才是能留下的东西。艺术真的是类宗教的存在,大家在里头修自己,找突破。但是回归一个外行的角色,我觉得艺术要先满足一部分人的美需求,才有力量牵引他们去往下探究艺术的思想之光。
片子看起来不太专业,姗姗导演对不起了,像是导演系学生的作业。里面用的片段也很生硬。与其说是“艺术怎么样”,倒不如说是“蔡国强认为艺术怎么样”,整个影片贯穿着蔡国强对几位当代艺术家的循循善诱。这个片子对我来说的意义是让我这个艺术门外汉看到了策展人是怎么工作的,展会是怎么收集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