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影联塞尔维亚影展。2014卡罗维发利“西方之东”入围。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结构写起来得心应手,再典型不过的“东愁/南愁”(Ostalgia/Yugo-nostalgia)片,有些库爷的巴尔干喜剧调调,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雕像换成MJ这个梗,以及卡MJ去世的时间点做戏剧高潮的设计都还不错,马其顿那段也蛮有情怀的,不过反派镇长和新纳粹们就太为了剧作而存在了(解释一下这个镇都没人了机场那块地有毛用……)。当然剧作节奏也不是没问题,矛盾在迅速解决的时候不断转换,怎么能不顺拐。
三个印象深刻的片段:1混混们打砸Marko的店,带头的混混大喊“纯粹的塞尔维亚人”2Marko投诉到镇长那里,镇长漫不经心地说这是民主。3长镜头,Marko一行开车路过一排荒野中巨大白色的社会主义雕像,谜之超现实之感。
塞尔维亚的兴趣点实在不好把握,由喜变悲,幼稚可笑。其文化仰仗于美国偶像迈克尔.杰克逊,偶像无形的与社会主义南斯拉夫构成象征关系,他的音乐应对当前的社会问题(民族主义、政治腐败等)做出抨击。只能说这是一部幽默和感性的甜点。
三里屯美嘉塞尔维亚片展,比较小众,看着也还好
塞尔维亚是这样一片土地,如果你不研究它你就只能误解它。影片的指涉和隐喻是多面性的,杰克逊的雕像和背后的普世价值,民族主义和背后的法西斯本质,一如既往的丑陋政客,诗意的塞族梦想家和苍白却有魅惑力的欧盟迷梦。电影欢快的调子反衬悲剧的结尾,悲剧不是最终的结局。当我们相信,在绝望的世界,我们要去梦想,在怀疑的世界,我们要去相信。再一次,技术是第二位的,灵魂是冲在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