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喜欢第三个故事。
干净的女性主义电影,以简约的手法呈现了美国内陆女性在事业、家庭和爱情上的三个片段,减法做得刚刚好。暮光女怎么无声无息就去演了个女同故事啊,好感度upup…(答应我,下次乃一定要演个自己当主角的拉片)
荒凉萧索的影像基调与三个故事的叙事相当契合,虽无明显的线索串联(如果有,倒反而刻意了),但通篇的孤寂余韵不绝,在无限延展的公路上,在失语的车厢内,在夜色包裹的马蹄声中;写封信给我啊哪怕只是谈谈天气,看我一眼啊即使我们已形同陌路,千山万水告别一次就够。
得知LilyGladstone的角色在原著中是男性以后,一下子决定加到五星了。她的眼睛太美了,被离开的长镜头击中。导演不善言辞,说片子只是开车从这到那,但这才是我心目中女性电影应有的样子,有着最平凡的角色和故事,没有什么特别却是她们构筑了整个世界,是荒凉天地中的生气
舒服的女性电影,难怪这么快就被CC收录。冷色中的暖意,第三个故事很棒,与蒙大拿州刘易斯敦的冷清萧索呼应,周围群山白雪茫茫,三个女性内心微光不熄,波澜不惊的生活里日复一日重复一种节奏,偶尔出现一些转折也寂寂然地平复;日常化、生活化,心理轨迹流露在那些独处的时刻,转过身生活依然在继续。
骑马那场,真是性感。像是约了一炮
最会拍女人的导演之一,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
看完后的感觉像是iphone手机拍了一个全景—平铺直叙了三个故事,观详三个女人,第三个饲马女的演技真是好到爆,情绪的变化和张弛,都在眼神动作的微妙变化里
大半夜对着一个持枪疯男人,逐字逐句读着他工伤的调查报告;木屋里挨着那个尴尬胡须男,不得不在手机上打字提示他离开;荒郊外为了再见她一面,驱车四小时经过那些薄冰和路障。天气恹恹,这冬天萧索严寒。我还是继续喂马、搬砖、上楼梯;你照旧上班、独居、喝奶昔。仿佛从无波澜,假装生活仍一成不变。
无论哪种美学风潮在流行,情感和影像双重精确的电影,都会永驻时代。
我也曾像她一样,半夜开车去找一个人,一路上消化了愤怒,恐惧,焦急,紧张,彷徨,苦闷,孤独,最后剩下羞涩和甜蜜,去打一个招呼:IjustknewifIdidn’tstartdrivingIwasn’tgonnaseeyouagain.然后默默离去。我喜欢你,或许和你没关系。
看的时候观感度没特别好,看完了后才慢慢回想觉得滋味无穷。三段故事里最爱第三段(真的是拉拉这么简单吗?我不觉得),对Michelle领衔的那部分没有特别的懂。然而纵使有演技不断上升的Kristen,老牌常青树的Laura还是三度奥提的Michelle,都难掩盖LilyGladstone爆表的演技。三角色的交集有趣而深刻。
《某种女人》的三个故事追寻着同质的性别编码——女性身份,相当克制地暗示着她们无法进入男性的编码社会中。前两个故事在情感—影像的姿态下暂时离开,生成为女性—女性的完整同性镜像。最后,又环形地回归前两个故事之中,回归日常,一切隐性冲突被悄然和解,又不乏一种确定的失望。
我喜欢它的轻盈,没有负载的诉求。
像门罗的《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在了无生气的冬天里,看到一点光就会去追——那个对女律师毫无戒心的疯男人是,那个一心想着新房子的女人是,那个突然想再看喜欢的人一眼的女孩也是,在一个缺乏尊严的角落里,互相温柔地交叠着生活。
1.静水流深,克制内敛,或无奈或麻木或孤独的情绪在内心深处自然涌动,一如云层绵密的天空。2.以三人的平行对照取代多线交叉,极简主义与反高潮叙事,暗示分隔的构图,均在鼓励观影者自己去看。3.两人在马上涉过黑夜,兀立的暖黄路灯弥散出光晕,就像小太阳照进心底。4.重逢即别离时的无言。(8.5/10)
三人的次序逻辑在于“递进”,让我们在递进的主动性中看见起于性别的悲伤。最后的光亮几乎完全绝缘于“好转”,而更像一种日常的精神自足。
真的美
Woo~一个小镇关于女性的三个片段关于事业家庭和爱情镜头淡淡的很克制看完之后就又会觉得这就是生活呀另外Kristen明明就是个小配角噗…
被完全折服的动人和完美,情感力量被影像语言压到极简克制但又细节充实的叙事表层之下,那种只隔着一层纸稍微不小心就会蓬勃而出的惊心动魄啊太有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