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剩女》差不多相似的角度切入,也是以小见大;从婚纱照再漫谈到爱情择偶观、中国式代际沟通(甚至往远了扯独生政策、“那段岁月”)...开头看下来思路较为清晰,可算作是婚庆文化比照、向外国人更多通识介绍的“管中窥豹”;中间开始全然搞不清楚重点,胡乱发散了。作者对于选择的主题有热情,但却没有足够耐性。
81分钟版,不知道删去了哪些内容。“中国式爱情”的帽子显然太大,充其量也就是“中国式结婚”。怎么说呢,这个片子里差不多集结了所有我难以下咽的现象和观点,从头到尾都是一团泡沫,资本的剥削、幸福的幻影、落后的观念,以及一种在我看来对于某种虚妄的幻象的某种病态憧憬,当然我明白片中呈现的仍然是现在整个社会的集体写照,我只能保持尊重但永远无法接受。给两星其实主要还是觉得,作为一部纪录片而言,它的剪辑和素材编排还是比较有问题,所要强调的主题也有些浮光掠影,摇摆不定。虽然可以理解是出自外国人的视角,但说实话我的生活已经够焦虑了,真的不想再次通过一部纪录片来感受被冒犯。
对婚姻这个重要题目在多地从多角度采访跟拍,各种套路,司空见惯,估计只有老外会有新鲜感。对于婚纱照,感觉真是千篇一律聊胜于无,但似乎又有其“孔雀开屏”尾大不掉的合理性——结姻的“对赌”、流水线生产、规模效益……建议Olivia跟拍白事相关,相映成趣。
虚荣大观
jiahao看得我热血沸腾,很真实了,中西方思维对比很有意思
你别说,我也跟看西洋镜式的。片子本身也是为澳大利亚做的,所以有很多为西方人科普背景的字幕。看西洋镜是,自己没拍过也没想拍,原来别人这么想啊,好像也挺开心的。以及原来韩国艺匠是嘉豪集团的,个么是可以理解了。然后老伯把夫妻比喻为热水瓶,里面热的,外面可能还是冷的,挺有意思。viona的mist可能中国式家庭的小孩或多或少会遇到,每个人的反应不同。但终究来说,没有人能真的逼你,但pressure是存在的。
fullofcliché+各种莫名其妙的预设立场+非常让人不安的statements以及让人不得不怀疑企图的主观叙述
以中国人追崇拍婚纱照热情为主题,带出中国婚姻爱情观与西方的差别;选取的跟拍对象各有特点,观点直白让人看着哭笑不得又难以否认。片中节选了过多嘉豪集团董事长的个人演讲,略嫌走偏。但挺欣赏结尾那段独白,很多人希望婚纱照永远定格幸福,但现实终归是现实呢。从男性观众角度看,涨了见识受教了,3.5星。
这个主题彻彻底底表现了我国青年想要一副美丽面具的虚荣心理,当它不再是一种仪式或者真实情感的记录,而变成了一堆堆装饰品时,就已经没有最初的意义了。每次在街上看到有人拿着那么沉那么大的婚纱照时,我的心情都很复杂,很自然的想起了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国式婚姻的解读,只是两人合作分工完成家族繁衍,生存的手段,所以男的更喜欢小妾或者妓院的风尘女子。中国人眼中的婚姻代表了除了爱情之外的所有东西,香火,延续,谋利,生存,社交……那婚纱照是什么呢?可能是摆设的掩人耳目的一片花布。有几许人看到那个精修的容颜会想到与你此生共渡或休戚与共?大抵想的是看看你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婚纱照上的那个人去哪了?毕竟婚姻对于国人来说是社会事务,不是个人主张。
【16/300】婚庆硬广,起这么大个名字,缺乏任何意义的深度思考,取了很多北京的镜头,通篇却是上海故事,而且那个女孩也太不能代表中国女孩了吧....半年找不上一个工作,满口说家人的压力影响到她的健康,我看是作
从一个外国摄影师的视觉看到中国人的婚姻观,不算全面,但不失为主流
嘉豪婚纱摄影集团创始人施嘉豪:没有穷人,只有穷人思维,他们不知道如何赚钱!要努力,不能消磨时间,不能甘于平庸!很乐观的讲述了中国人的婚姻观:要结婚,婚前男方要买房,婚后要早点生孩子,挺有意思。
策划挺好。国内版和海外版同播,奴性与媚外兼具。
西方人对中式婚纱照、中国婚恋观的介绍,中国人自己看难免会觉得有偏颇片面的地方。西方视角是不可避免的,但即使导演不是外国人,固有的问题依然在那,我们自己也该好好想想。
很明显的西方视角。婚纱照就能实现梦想?真是可笑。消费主义生产的泡泡。
一個蠻正向的紀錄片.雖然討厭人類,但看到老人們選婚紗照時發自內心的幸福笑容還是會莫名覺得很感動
7.7分;5.6G;保存32
新一代婚前拍“结婚照”的虚荣和上一代催孩子结婚生子的虚荣都是传统。这些照片背后是不匹配画面的简陋拥挤的拍摄环境,大规模的复制粘贴,被创造出来的异域景观,模型,甚至摆放着喝过的红酒瓶。5年后的今天婚庆产业不可同日而语,那些又厚又重的结婚照跟随离婚率都去了哪里呢?和镜头里满屏的小黄车一样
1.居然看到我大学同学了(Will)2.后面居然看哭了我!3.佛系男朋友也被感动哭了!!OK不给满分都找不到理由。
透过现象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