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表演,卖的是袁家班的各种奇思妙想。任世官的“病君”最帅,元奎扮演的反派徒弟呆萌,石天的“托派”最讽刺。鸡、鸭、书、卜、病、醉各种象形拳,反派的是醉步螳螂穿心腿。最后明明是病拳大战醉螳螂么。重点在展示各种学艺过程和屌丝战胜老怪的酣畅感。
江湖四怪:书(力运五指、碗坠千斤、笔走龙蛇、铁划银钩)、卜(行八卦、踏阴阳、主吉凶、定祸福)、病(探脉手:探、扣、拿、封、闭)、酒(醉八仙)
本片故事是從《醉拳》里延伸出來的,仍然由袁和平導演,但因為缺少成龍出演而顯得遜色不少,主要人物依舊是袁小田飾演的南醉拳宗師蘇乞兒,反派是黃正利飾演的北醉拳醉螳螂宗師千醉翁,以南北醉拳的之間的龍爭虎鬥展開故事,功夫喜劇的傻小子形象由成龍換成了袁信義,本片在動作設計和趣味性依舊有比較高的水準,但故事還是脫離不了尋仇練武復仇的框架,當沒有出現動作鏡頭時,難免就顯得空洞許多,本片也是袁小田先生的遺作
货比货该扔。要是小楼把所创作的动作都申请专利,估计香港武行界会饿死不少人。都说喜剧杂耍上不了台面,但除了小楼我还真没见过玩得好的,设计得好的。这个片自然是延续《醉拳》的风格,无论是喜剧元素还是打斗风格。可哪一项都不入流。
那时剧情哪怕只有动作一半漂亮就好了...
任世官的病师叔好萌!发型长衫都正中萌点!怎么想到的!面瘫奎叔XDDDDD毛毛里子衣服贴肉穿难不难受啦!
很好看
好看。前半段闷,可见成龙喜剧表演的不可替代性。会打的老太太是惊喜,老夫妻对打教训外敌好看。红鼻子老头形象真棒,国语配音带点南方口音的烟酒嗓都恰到好处。镜头运动比邵氏灵活得多,袁黄对酒一处动作搭配对称构图,漂亮。更惊喜是任我行演的病郎君,潇洒又刻薄。也少见苗条的元奎动作戏。
一群功夫人的力作动作设计之精巧成龙系列也自叹弗如实力派的功夫演员演起来一气呵成
6分
递牙者掰之的故事,结合大量的对战武术操表演。动作想象力确实是开眼界,似舞蹈、似马戏,似杂技。放电影的时候适合有人端着空帽子,请大家往里扔钱。
7.5/10观赏性极强
白发黄正利,喵呜。。。。
经典!北派最螳螂。又加了江湖四怪书卜病酒中的病君的探脉手,增加了乐趣。结尾对决很好,加入了很多体操招式,虽然名称很少,不像醉八仙那样花俏,但观赏性很好。最后用一套发狂乱打结束战斗反转比分,也算是无厘头吧。
病君的形象相当赞
还行。。。
吴思远监制,袁和平导演!《醉拳》大卖后再出《南北醉拳》,千醉翁挑战苏花子!港片固有喜剧武打模式,袁小田用了替身,黄正利的醉螳螂是杀手锏,剧情一般武打好看!重温补标!
《醉拳》的延伸作品,除了没有成龙之外,几乎都是原班人马。虽然饰演主角的袁信义没有多少灵气,但是其余一众配角都大有看点,黄正利、袁小田、石天等的角色不必多说,让人意外的是任世官饰演的病郎君,非常有意思,还演示了书、卜、病拳等,最后结尾也是病拳大战醉拳,倒是和题目“南北醉拳”有些偏差了。tips:石天饰演的钱掌柜贡献的段子:左边一个环是左不还,右边一个环是又不还,中间那个环叫终身不还。我这有令旗三支,第一支叫做还钱无定期,第二支叫做还钱无限期,第三支叫做遥遥无期。
小时候,镇上的茶馆,每天循环播放这个录像带。所以看了不下二十遍了。老太太说"我打得你屁股朝阳"。徒手接豆腐。然后另外几部茶馆循环播放的录像带有醉拳,蛇鹤八步,鹰爪铁布衫,僵尸先生,少林寺。。。。。当然,还有其他的我没看过的带子,其中一部有句台词"好舒服啊"。不记得是什么片子了。
看了b站的解说。原来年轻无须的任世官长这个样子。而且越看越觉得任世官蛮帅的。反派的徒弟是元奎吗?太瘦了,不敢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