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段TakeMetoChurch在2015年轰动一时的超高点击率,那本是Polunin对舞蹈的最后告别,自此之后,“最年轻的英皇首席”“最具天赋的芭蕾舞者”都将成为历史。但因为这段视频的成功,让他开始重新认识舞蹈、看清自己,最终回归舞台。从这个角度讲,这部片子的意义远不止纪录。
感谢HK排了好场次让我终于有机会来看!帅气野性另类的芭蕾舞王子。宁宁的鸟隐约可见,好大><。配乐妙得拍案叫绝!由我大爱的《GetSome》到《GodPutaSmileuponYourFace》,还有《DanceDanceDance》,全都是我女神Hebe的最爱,她应该来看这部片!(跑远了)尾声前的一段《TakeMeToChurch》堪称直击灵魂的舞蹈和音乐大赏!描绘宁宁和父母亲情的笔墨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Icannotskipaday,BecauseI'mintoomuchpain,AndifIskipaday,myshouldersgetstuck,andmybackstartstohurt.Youfeellikeaprisonertoyourbody.Totheurgetodance.」【♫GodPutaSmileuponYourFace♫】【♫TakeMeToChurch♫】
抛去时代,技术,能永恒的莫过于感染力。
和恶魔签约的美少年
太迷人了!Iamsuchaloserfor脆弱叛逆的天才。某种意义上来说缺乏或是拥有天赋都是一种惩罚,这种作为thechosenone而notbeabletochoose的挣扎真的是残酷又迷人。雕刻自己真是永久的话题。
谢尔盖·波卢宁实在太迷人了!27岁就拍传记电影,怎么看都早了点儿,但电影只是纪录了这个“芭蕾舞界的坏男孩”从小帅到大的全过程,让人感受到他的忧郁、迷茫和恋家。那首“TakeMetoChurch”真的要爆炸~!
这种顶级人物一定在生活中不会顺风顺水的。但如果他不是出生于乌克兰,而是西方国家,应该顺遂很多,但估计也不会达到这样的高水准。他还很年轻啊,现在还在跳吗?他自己编舞的那个,看了我以为他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呢!看到他在《东方快车谋杀案》、《红雀》都有出演,我怎么找不到他呢?
这片子真的应证了,所有的艺术家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容器”,为了去捕捉那个更大层面的声音然后传达给世人比较愚钝、经不住真理的耳朵。有些作为“容器”的人离那个声音更近,捕捉到的东西更多,自己的寿命也要短很多。但这些人对于我们这些愚昧的观众而言,都是神赐的不可多得之物。
所以家长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所谓寄托和期许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大概永远没法有个标准答案毕竟双方都无法给出统一的意见sergei的确有天赋不过无可否认的是时势造英雄
很触动的一点是,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有潜力的同时,是会忍不住榨干他的天赋去迎合商机。虽然serigeipolunin因为父母的离婚,几乎信仰崩塌,就连跳舞的意义与理由都瞬间丧失了,想靠自己让爱的人过得更好,如今自己看似变好了,可是家却分散了。幸运的是,他拥有一对寡言却柔软的父母,所以他还能有与自己和解的可能。最后,他邀请爸妈和祖母去看自己的演出,那也是他们第一次现场看他的表演,他说了一句:能与他们分享你的生活,也挺好。是的,哪怕是每个平凡的我们,越来越把最亲的人拒在自己的世界之外,还标签以“不想让他们担心”的理由,真是不该。
一个乌克兰小镇家庭举全家之力供他学舞,家人为此离散世界各地打工,父母最终离婚。一个天才舞者陷入天赋的泥沼,不得不通过自毁和告别来自我激活。有时候人生就是由套路组成的。
Heisanartist,notaperformer.艺术家不只是技巧和热爱,也是追求表达,永远不该被禁锢住自由。
天才想做回凡人,是要克服很多东西的
一直没触及感情世界,告别作又是带我去教堂,愈发好奇。展现了高处不胜寒的天才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家庭生活。这是个挺有趣的话题,毕竟艺术家无论创作还是表演都需要冲动,丧失了那份冲动,人家确实没有义务必须服侍观众老爷,所以让我们善待天才,且看且珍惜吧。
启程太早的人迷路愈久,这位史上最年轻的首席离去后引发ROH乃至西方舞蹈界对舞者心理健康关注度的反思,而对于鲍鲁宁来说,前路仍晦暗不明。如果说30岁的人已经不值得原谅,那就由衷祝愿他早日与自我和解。(赞美BBC的运镜,配乐和剪辑有时候过于煽情了——但是谁能不惋惜啊!)
看他麻麻回忆他刚出生时护士受到惊吓那里www果然这种天才的传奇人物从小就比一般人身体柔软呐TvT
“人生是短暂对话”。为了让他学跳舞,爸爸和奶奶抽签分别去了葡萄牙和希腊打工,后来回基辅探望当年的老师那段、哭了。跳舞、演戏或生活的环境跟“WhiteNights-1985”里的巴雷什尼科夫已经很不一样,但人生总是要面对的那些选择和挫折永远都是相似的,祝好。
有舞技有顏值有身材有正太還露雕不給五星說不過去阿
就想知道谢尔盖是不是Gay。